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锡

拉锡

?—1733

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康熙三十年(1691),由亲军授蓝翎侍卫。四十二年(1703),任二等侍卫。四十三年,察探黄河河源,视察河流经流诸处,将目击绘图进呈。四十九年(1710),参与书写《满洲蒙古合壁清文鉴》。五十三年(1714),晋一等侍卫。雍正帝即位,授镶白旗汉军都统,擢正白旗蒙古都统。元年(1723),授散秩大臣。调正白旗满洲都统,管理藩院事。任内,彻底清查正白旗事件,清厘本旗拖欠库银。请不拘旗内各甲喇人数,通计一旗闲散人按额数挑取养育兵,被采纳并通行八旗。同年,授议政大臣,赏世职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三年(1725),以年羹尧获罪,奉命至浙江抄查其财产。四年,以隐匿乌梁海事不奏,革职,以一等侍卫管太仆寺卿事。后授镶白旗满洲都统,署江宁(今江苏南京)将军。六年(1728),署天津满洲水师营都统。任内,革除水师营官兵俸粮运道往返积弊,颇有成效。九年(1731),授领侍卫内大臣。

猜你喜欢

  • 打了巴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举行结婚仪式的第二天晚上,女方家要举行迎亲晚会,由“奥父”(迎亲爹)、“奥母”(迎亲娘)主持,目的在于活跃婚礼气氛。新郎的男女朋友也前来参加,并

  • 哲博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又译哲坡伯克、哲百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制作军服,修造兵械,为哈喇都官伯克副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扯手带

    骑马使用的一种带子。用丝线或棉线织成,长1丈至2丈,宽1寸5分,双层。射箭时作为腰带围系在长袍外面的腰间,骑马或乘车时用作缰绳,则称之为“马扯手”。清代以带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使用明黄色,亲王、郡王使

  • 额什木汗

    见“艾斯木汗”(437页)。

  • 斡罗纳儿

    即“斡剌纳儿”(2427页)。

  • 开档人

    清代旗籍上具名的开户人。参见“开户”(213页)。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喀鲁哈河,东至布尔胡库克阿萨克图,西接额尔得尼陀罗海,南至得尔素图多奎,北抵巴颜额尔克图。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巴朗率属来归

  • 龙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黑水厅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域南北660余里,东西660余里。东界海龙府拜泉县,西接札赉特旗,南邻安达厅,北连西布特哈。虞、夏、商、

  • 桦太岛

    见“库页岛”(1109页)。

  • 阿里钦部

    哈萨克族部落名。又译“阿尔钦部”。奇齐克玉兹(西部哈萨克)主体部落。据传其先世即汉籍文献中的“阿兰”,或称“阿兰聊”。18世纪时,游牧于哈萨克草原西部。冬牧地在锡尔河、乌拉尔河下游及图尔盖河流域。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