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拉口弦

撒拉口弦

撒拉族民间弹拨乐器。流行于青海循化、化隆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据《清实录》载,其制作在清代“以铁为之”。今系以铜或银打制而成,呈马蹄形状,直径约1寸左右,重不到5克,中间放置一根又薄又细的簧片,尖端弯曲。演奏时,用舌尖或手指弹拨。以口形的变化、气流的强弱及拨动的轻重,调节音量及音符。音域狭窄,但音质优美动听,为青年妇女所喜爱,成为男女青年倾吐爱情的媒介。

猜你喜欢

  • 魁白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察哈尔汗属下宰桑。皇太极时(1626—1643年在位),率众归清,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十一年(1654),从靖南

  • 怀信可汗

    ?—805唐代回鹘汗国第七代可汗。即��跌骨咄录。䒽跌氏,又作阿跌氏。少孤,为大首领所养,辩敏材武。历仕天亲、忠贞、奉城可汗次相、�ᘆ

  • 阿木河

    见“妫水”(1261页)。

  • 特满

    契丹语。①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道宗※太和宫。天祚帝※永昌宫下一抹里亦是名。 ②军名。契丹建有“特满军”,置“特满军详稳司”主其事

  • 库勒恰克

    见“库尔察克”(1112页)。

  • 顶圈

    朝鲜族传统的辅助搬运工具。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稻草或布制作,呈圆圈状。一般为农村妇女使用。当搬运瓦盆、包裹、篮子、筐等物体时,先将顶圈垫于头顶,然后再将物体置于顶圈上。不仅可以使物体放置平稳,亦可缓

  • 纳会鸡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内会鸡。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之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刚组成时有八部,纳会鸡为其一。有人以为

  • 沙鲁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元时为十三万户之一。明初沿袭元制,仍为万户。驻地在今西藏日喀则夏鲁。洪武三十年(1397),其万户列思巴端竹遣使入朝进贡。洪武帝赐银百两,文绮、帛各2疋,并赐其使人衣、钞等。后,

  • 段思平

    893—944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创建者。白族。祖籍武威郡(今甘肃武威),先世移居云南,融入白蛮,为白蛮大姓。世为南诏大臣。六世祖※段俭魏(段忠国),为南诏王阁罗凤大军将,败唐军有功,升清平官。四世

  • 呼岱巴尔氐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号达尔汉伯克。乌什人。乌什郡王品级※霍集斯次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随父附清。翌年,随布拉呢敦招抚南疆,住库车。二十三年(1758)三月,闻大小和卓布拉呢敦、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