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汴州之战

汴州之战

五代同光元年后唐攻汴京灭后梁之战。唐末,占据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西北)的梁王朱温(朱全忠)与据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之晋王李克用(沙陀人),是两大藩镇割据势力,双方为争夺对朝廷控制权征战不已。朱温代唐建立后梁后,晋、梁连年鏖战黄河中下游,互有胜负。后梁末帝朱友贞继位后,和李克用子李存勖争战更为激烈。天祐二十年(923)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改元同光,史称后唐。唐军控制杨刘、德胜等黄河渡口,并占领黄河南郓州城(今山东东平西北)。八月,李存勖率主力屯朝城(今山东莘县西南),伺机攻梁。梁末帝命于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决黄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遏制唐兵;以大将王彦章、监军张汉杰率万人屯衮州、郓州境,欲收复郓州;遣北面招讨使段凝率军5万屯黄河北岸,对付唐军主力;以陕虢、泽潞之兵进攻晋阳;以汝洛之兵北取镇、定二州,欲于十月同时举兵。时梁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携百余骑归唐,告以梁数道出兵及汴梁空虚等军情。九月,李存勖获悉段凝军进至临河(今河南濮阳西北)之南,又传闻契丹军将于入冬后南下,遂采纳谋臣郭崇韬之计,决定乘虚袭击汴州。十月初二,李存勖率唐军由杨刘渡河,次日进至郓州,越汶水,初四晨与梁将王彦章相遇,大败之,并克中都(今山东汶上),擒王彦章等,斩杀数千。继采纳李嗣源兵贵神速、乘胜攻袭之策,直驱汴梁。初七,进至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梁守将不战而降。梁末帝闻东线溃败,唐军直指汴梁,急派张汉伦召段凝军回救,又令开封尹王瓒驱军民守城。张汉伦至滑州坠马伤足,又为河水所阻不能进。初八,梁末帝见援兵无望,令皇甫麟杀之于建国楼。初九晨,唐军至汴州,攻封丘门,王瓒开门出降。十二日,段凝率军至封丘请降,后梁亡。

猜你喜欢

  • 郑和家谱

    回族族谱名。修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记马氏一支——郑和以后15代之谱系。为研究郑和之族属和改姓(由马氏改郑姓)以及本支发展、迁徙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1936年玉溪县李鸿祥,从该县郑和

  • 佛仓

    活佛私有财产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活佛个人化缘、诵经收入和施主向活佛奉献的财物及活佛衣食住行等费用的支出。其规模视活佛等级地位之高下,而有很大的悬殊。大的佛仓设※商卓特巴一名,下辖※绥本喇嘛及众多办事服

  • 中庵集

    书名。元刘敏中撰。25卷。敏中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字端甫。世祖至武宗朝(1260—1311)历任监察御史、廉访副使、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其间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寻复起。集中所

  • 蒙古饮食疗法

    蒙医提倡的传统疗法之一。始见录于元太医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此书总结蒙古族及其他民族饮食经验,对于如何择食养生、治疗疾病,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及解毒,皆有论述。至18世纪,益希班觉著※《甘露之泉

  • 回族烙花工艺

    一种在筷子上烙出美术图案的特种工艺。起于清末,盛行于河南省南阳回族中。采用伏牛山特产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比象牙的冬青木作原料,经选料,刨光、定型,用铁笔烧红,在上面烙制美术图案和书法等12道工序制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拜塔里克河源,东至鞥克岭,西至特及格尔噶什衮,南至扣波尔,北至札克额沁山梁。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附清。三十年,授托多额尔德尼札萨克镇国公。五十

  • 沅州府

    行政区划名。元置。唐为巫州,后历改沅州、潭阳郡、叙州等。宋为镇远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路总管府,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芷江)。至正二十四年(1364),归附朱元璋,改为府。

  • 田治生

    见“西阳蛮”(696页)。

  • 哑蒙噶

    15世纪藏族高僧。又作阿木噶、哑蒙噶巴。西藏聂塘人。据《明实录》载明朝大慈法王释迦也矢弟子。随大慈法王进京,遂留居京师。宣德元年(1426),受明封为“灌顶净修弘智国师”。正统四年(1439),加封为

  • 楛矢

    见“楛矢石砮”(2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