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岗
亦作偏马喀温、白马杠、白马棍、白马归,藏语音译,意为“庄严的莲花”。古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成书于14世纪的著名藏文经典《甘珠尔》里有“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记载。有大、小之分:大白马岗藏语为“白马岗钦”,包括今墨脱全境;小白马岗藏语称“白马岗穷”,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周围,如加热萨、甘代一带。又据佛教徒传说,白马岗为金刚圣母的仰卧圣体,南迦巴瓦峰为其头部,仰桑曲为其阴部。历史上朝圣者络绎不绝,曾吸引大批门巴族、珞巴族迁此定居。
亦作偏马喀温、白马杠、白马棍、白马归,藏语音译,意为“庄严的莲花”。古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成书于14世纪的著名藏文经典《甘珠尔》里有“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记载。有大、小之分:大白马岗藏语为“白马岗钦”,包括今墨脱全境;小白马岗藏语称“白马岗穷”,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周围,如加热萨、甘代一带。又据佛教徒传说,白马岗为金刚圣母的仰卧圣体,南迦巴瓦峰为其头部,仰桑曲为其阴部。历史上朝圣者络绎不绝,曾吸引大批门巴族、珞巴族迁此定居。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朝廷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其地。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陕西都司。十五年(1382)四月,改※岷州军民指挥使司。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查拉礼氏。世居乌拉特地方。康熙十九年(1680),属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璠,由广西进云南,破黄草坝,直抵云南城下。又随都统希佛等追敌将军马宝、巴养元等至乌木山,俱有功。
辽金时期河流名。辽时属上京道。为今吉林省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省肇源县以西的一段嫩江(一说为今第二松花江下游一段)。其地:“是雁鸭生育之处。”(宋曾公亮《北蕃地里》)为契丹皇帝春猎之地,《辽史》不乏赴该
历代官府发给僧尼的凭证。得此即可证明僧尼身分,豁免地税、徭役。唐宋时由掌管僧尼簿籍的祠部发放,有时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宋南渡后,军费大增,度牒收入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清政府亦行此制,目的在
①五代后晋少帝石重贵年号。944—946年,凡3年。 ②西夏景宗李元昊称帝前年号。1034年,逾月又改元。
见“撒苏”(2491页)。
见“库页岛”(1109页)。
见“中国犹太人”(297页)。
见“阻午可汗”(1259页)。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机构。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察哈尔徙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每翼为1昂吉,置8佐领。营设领队大臣一人,由满族官员担任。每昂吉设总管和副总管各1人,由佐领擢用,办理八旗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