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浑回纥汗国
古国名。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创建。定都于鄂尔浑河上游※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境内哈喇巴喇哈逊)。前后历15汗。汗国以内9族(九姓回纥)为基础,加外9部构成。汗系为药罗葛氏。唐德宗贞元十年(795),奉诚可汗阿啜被杀后,怀信可汗骨啜禄继位,汗位转入姚跌氏手中。外9部原是一个部落集合体。汗国建立后,共置9宰相,其中内宰相3人,外宰相6人。内相选自王族,外相由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等6部选出。9姓共置都督11人:王族集团3人,其他每部落各出1人。都督为各部长官,由各部落自选。汗国初辖有贝加尔湖以南都播、以西骨利干、叶尼塞河上游黠戛斯、阿尔泰山西南葛逻禄、天山以北沙陀、阴山一带党项和吐谷浑、兴安岭以东的室韦、奚、契丹等族。9世纪初,因大破葛逻禄和吐蕃,一度占领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锡尔河)、拔贺那(今费尔干纳)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多大足羊、盛产马。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发展,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就是其重要农业区。常驱马与唐朝易换绢帛、茶叶。其商人有的长期居住长安(今西安)等地,有的经商致富后,还成为唐人的债主。由于控制着东西交通路线,中亚地区的粟特商人,也经常到汗国从事商业活动。初信仰萨满教,自8世纪后期起,改奉摩尼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使用突厥文。9世纪中叶为黠戛斯所灭,余众分别徙居甘州,西域等地。历时近百年。
附鄂尔浑回纥汗国可汗表
| 世次 | 汗 名 | 汗 号 | 在位时间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骨力裴罗 磨延啜 移地健 顿莫贺 多逻斯 阿啜 骨咄禄 滕里可汗 保义可汗 崇德可汗 曷萨特勒 胡特勒 勿荐(笃)公 乌希特勒 遏念特勒 | 骨咄禄毗伽阙可汗 葛勒可汗 牟羽可汗 合骨咄禄毗伽可汗 爱登里逻汩没密施俱禄毗伽可汗 汩咄禄毗伽可汗 爱膝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可汗 腾里野合俱禄毗伽可汗 爱登里哕汩没密施合毗伽可汗 君登里逻羽录没密施句禄主毗伽可汗 爱登里哕汩没密施合毗伽可汗(昭礼可汗) 爱登里逻汩没密施合句录毗伽可汗 㕎飒可汗(㕎飒特勒) 乌介可汗 遏念可汗 | 744—747 747—759 759—780 780—789 789—790 790—795 795—805 805—808 808—821 821—825 825—832 832—839 839—840 841—845 845 |
猜你喜欢
斡齐尔博罗特
1490?—?明代东蒙古左翼克什克腾部领主。亦作瓦齐尔博罗特、乌达博罗特,汉文史籍作阿赤赖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与※阿勒楚博罗特为孪生兄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
蒙古角
见“毕利”(755页)。
衙头
西夏都城之他称。一称牙头。北方民族以其可汗居地称作“牙”或“牙帐”。宋人用以称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或朝廷所在为“衙头”。
仆散忽土
?—1161金大臣。亦名师恭、思恭。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人。女真族。仆散氏。出身微贱,曾受完颜宗干周济,擢宿卫10人长。因宗干被熙宗所杀,怀怨,应右丞相完颜亮(海陵王)约,充内应,谋废立。皇
戛纽
见“牯脏头”(1665页)。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彦吉保
?—1815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墨尔丹氏。隶布特哈正黄旗(一作镶黄旗满洲)。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前锋侍卫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起义,赐号哲布铿额巴图鲁。五十七年(1792),以护军参领从征
加衣
藏语音译,即薅锄。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的一种生产工具。锄为木质,长约5寸、宽2寸,尖嘴。锄柄为一自然长成的2尺左右长的木钩,将钩固定在锄的尾部。用来薅青稞地里的杂草和松土。
纥豆陵氏
见“纥突邻部”(945页)。
萨璀
见“萨催”(20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