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介绍】:
秦末人。陈胜起义后,赵王武臣使良略常山、太原。秦将诈称二世使,遗书以间良。良往邯郸请兵,道逢赵王姊,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之。良已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追杀王姊,袭邯郸,杀武臣,走归章邯。
【介绍】:
秦末人。陈胜起义后,赵王武臣使良略常山、太原。秦将诈称二世使,遗书以间良。良往邯郸请兵,道逢赵王姊,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之。良已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追杀王姊,袭邯郸,杀武臣,走归章邯。
【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洋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初累官兵部左侍郎,提督两广军务。令总兵官胡守仁击败海上武装势力林凤部。又,镇压罗旁等地瑶、僮民众。召为南京工部尚书,改兵部,总督
【生卒】:?—前566名恽。成公子。前571年即位。郑相子驷专权,与之不和,遂被子驷使厨人药死。
【生卒】:682—767【介绍】:唐僧。永嘉人,俗姓吴。初出家于温州永定山宝寿院。后游学诸方,终至江陵谒朗禅师而悟法。后住寿州紫金山。
【生卒】:424—462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初封建安王,改封始安王。前废帝时为护军将军。废帝欲诛诸王,休仁以调笑佞谀获免。明帝即位,为尚书令、扬州刺史,并总统诸军平定四方叛乱。以功大位高,为明帝猜忌
【生卒】:?——1530字永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历任南京刑部主事、江西副使、湖广按察使。曾陈边备十策,上书极言时政得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祐善,时称“南都四君子”。上疏
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宦官。安帝时为黄门从官,后历任小黄门、中常侍。以拥立桓帝功封费亭侯,迁大长秋。身处中枢三十余年,历事四帝,以谨慎著称。【介绍】:东汉沛国谯人,字季兴。安帝时宦官。顺帝时
【生卒】:1217—1263【介绍】:宋温州乐清人,字道初。理宗开庆元年进士,廷对有奇伟气,有司拟为第一。会丁大全请于理宗,以公主下嫁大魁,属周震炎擢其私人,抑公一第二。时论喧然不平。后调兴国军判官,
【生卒】:1518—1593【介绍】:明湖广蕲州人,字东璧,号濒湖。世业医。官楚王府奉祠正。读书不治经生业,独好医学,穷搜博采,历时二十七年,阅书八百余种,并随时随地进行实地考察,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生卒】:前570—前530【介绍】:春秋时郑国国君,名嘉。僖公子。公初立,诸公子欲诛相子驷,子驷尽除诸公子。子驷、子孔相继执政。晋伐郑,与晋盟,楚伐之,又与楚盟。执政者皆侈而专国政。简公十二年,诛子
【介绍】:西汉河东人。张汤宠吏。后知御史中丞。时李文与汤有隙,使人告文奸事,案论杀之。汤心知之,谒居病,亲为摩足。赵王素怨汤及谒居,求汤阴事上书告,事下廷尉,谒居病死,汤卒以此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