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
【生卒】:?—约224
【介绍】:
三国魏京兆杜陵人,字伯侯。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能决狱。荀彧荐之于曹操,以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后拜河东太守。为政宽惠,劝民耕作,讲武兴学。魏文帝立,封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遭风漂没。
【生卒】:?—约224
【介绍】:
三国魏京兆杜陵人,字伯侯。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能决狱。荀彧荐之于曹操,以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后拜河东太守。为政宽惠,劝民耕作,讲武兴学。魏文帝立,封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遭风漂没。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需人,号草堂。康熙间,康亲王杰书讨耿精忠至浙,重其文行,赐袍褒美。喜雁荡龙湫山水。善画兰竹。有《武夷九曲志》等。
桐城(今属安徽)人。官浙江提学副使。时倭寇逼近杭州,他开城纳乡民避难。因阿附赵文华、胡宗宪得提升为右佥都御史、浙江、福建巡抚。初不主张抚倭寇,自桐乡被围,惧甚,乃主抚。寇犯福州,他搜刮民财巨万,贿赂倭
【生卒】:?-887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以父荫补军校。广明时降黄巢,旋反戈,拜河中节度使,助李克用等收复京师,以功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光启时为部将所杀。(,参见《新唐书》)【生卒】:?—887【介绍
【介绍】:姓一作亢桑、亢仓。传说中周代人。名楚。老聃弟子。尽传老聃之学。居畏垒之山三年,民人以其为圣者。一说,亢桑子之属,所言所行皆空言无实。传有《亢仓子》九篇,系后人所补作。
【介绍】:宋处州青田人,字梦泽。徽宗政和间进士。知开封咸平县,甚有声。钦宗靖康初,金人犯阙,受檄为东璧弹压官,登城按视,为金人所获,胁使降,不屈死。
【介绍】:战国时人。孟轲弟子。疑孟子周游诸侯数国接受盛待,为“奢泰”,孟子以食功食志之道释喻之。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方。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长溪尉。迁知闽清,不畏强御,捐俸代民输租,时有“闽清清过伯夷清”之谣。移知同安,与陈麟、翁谷号“三循吏”。后通判漳州,年五十二致仕。
【生卒】:1507——1564字子约,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汸弟。初授工部主事,贬河南布政司理问,终兴化同知,其后,里人张凤翼、燕翼、献翼并有才名。吴人语曰:“前有四皇,后有三张”。【生卒】:1508
【介绍】:宋并州太原人,字正臣。吴廷祚长子。好学善笔札。后周太祖广顺中以父任补供奉官。世宗时进洛苑使。宋初授骁卫将军,澶州巡检,累官至定州钤辖。卒年四十八。
【生卒】:891-945字大雅,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少入军,后唐同光末从赵在礼反于邺都,明宗时历任数州刺史及金州防御使。后晋高祖时任横海、安远等节度使,曾率军平定李金全叛乱,并击败南唐援军。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