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光
【介绍】:
北朝北魏僧。原新罗国(今朝鲜)熊州人。渡海进中土学禅于衡山思和。曾讲学于衡山。北魏太武时任太子晃师。太武帝废佛立道,玄光著《辨惑论》,攻击道教“矫诈谋荣,必行五逆,威强导蒙,必施六极。虫气霾满,致患非一”。讥道教诸经“制杂凡意,教迹邪险”,彰佛理为“贯空有之美”,“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后太武帝迫其缢于郊南。
【介绍】:
北朝北魏僧。原新罗国(今朝鲜)熊州人。渡海进中土学禅于衡山思和。曾讲学于衡山。北魏太武时任太子晃师。太武帝废佛立道,玄光著《辨惑论》,攻击道教“矫诈谋荣,必行五逆,威强导蒙,必施六极。虫气霾满,致患非一”。讥道教诸经“制杂凡意,教迹邪险”,彰佛理为“贯空有之美”,“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后太武帝迫其缢于郊南。
【介绍】:明陕西麟游人。成化中贡入太学,屡上疏建言,多从之。孝宗将建棕棚于万岁山,以备登眺。臣抗疏切谏,孝宗从而毁之,由是名闻都下。后授云南嘉知县,卒官。
【介绍】:东汉京兆杜陵人,字季节。韦豹弟。为广都长,历甘陵、陈二县令,有政绩。数上书顺帝,讥切左右,贬刺窦氏。久抑不迁,以兄丧去官。及卒,三县吏民为举哀。
【生卒】:1770—1839【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子才,号爽泉。嗜书法,弃科举,尤擅长小楷。嘉庆间曾入阮元幕,相与订正金石文字。所遗墨迹甚多,江南寺观祠墓园林碑版,即不下数百处。
初为嘉王邸都监,备受亲幸。孝宗病重,光宗称病,久不朝重华宫。孝宗病死,宁宗即位,累迁昭庆军承宣使、内侍省押班。恃宠妄为,替人求官,获赃以万计,凡敢泄其事者灾祸即至,故外朝臣僚无耻者多愿谄媚。韩侂胄与德
【介绍】:明凤阳府定远人,字大振。正德六年进士。为历城知县,清直有治绩。嘉靖初擢御史。上疏弹劾司礼监太监张佐蒙蔽罪,被杖戍边,居戍所十四年,后赦还。
【生卒】:1637—1704【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元少,别字慕庐。康熙十二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通经史,文章负盛名。曾领修《一统志》、《平定朔漠方略》等书。卒谥文懿。有《有怀堂诗文稿》。
【生卒】:1514——1595字公瑕,太仓(今属江苏)人。以书法闻名。【生卒】:1514—1595【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公瑕,号幼海。随父迁居苏州吴县,从文徵明游,得承其书法,闻名吴中。尤善大小
惠帝后父,官光禄少卿。燕王棣陷京都,不知所终。
【介绍】:明应天府人,名香,时称香君。秦淮名妓,才色俱佳。义母贞丽,有侠气,香君亦侠而慧,识大体,知诗书。委身于侯方域,劝方域拒阮大铖和解阴谋。巡抚田仰谋夺香君,以重金求见。香君坚拒,血溅扇面,杨文骢
【生卒】:492-528字士游,肃侄。貌美有文才。初为司空主簿,与元叉结姻亲,超擢济州刺史,有政绩。庄帝初,为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