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粲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倩,初名愍孙。袁淑侄。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与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王(后废帝)掌朝政。后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粲谋讨道成,事泄被杀。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倩,初名愍孙。袁淑侄。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与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王(后废帝)掌朝政。后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粲谋讨道成,事泄被杀。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根石,号苍岩,又号晚樵。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官安徽天长知县,不妄加刑,人称朱十板。工书,精篆刻。卒年七十三。有《根石诗钞》、《寄轩剩稿》。
【介绍】:名或作鹊。唐高阳人。累举进士不第。后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于石崖峭壁及人不及处,自题“许碏自峨嵋山寻偃月子到此”,笔纵神异,人皆笑为狂。
【介绍】:北魏天水人。随裴叔业奔北魏,并参与其谋。后为敷城太守。在郡五年,清勤厉俗。频年饥馑,岁以家粟千石赈贫者。
名虎。韩贞子曾孙。其父为韩庄子(韩庚)。在位期间,和赵襄子(无恤)、魏桓子(驹)共败智伯(荀瑶),分其地。韩、魏、赵三家疆域更加扩大,胜于一般诸侯。【介绍】:战国时韩国国君,名虔。与赵襄子、魏桓子共攻
【介绍】: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介绍】:宋邵武人,字元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庐州观察推官、知真州兼淮南运判、将作监、大理卿。理宗绍定、淳祐间两忤时相,闲居十九年。晚迁起居舍人,极言无隐,卒为当道所忌。宝祐二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
字桢伯、顺德(今属广东)人。从师黄佐。由贡生历官南京工部郎中。以善长于诗闻名。终年八十。【介绍】: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
【介绍】:西汉人。性至孝。宣帝时官至执金吾。
字达夫,曙长子,以荫为卫尉寺丞。慕唐王龟为人,淡于仕进,数解官就养。其父任参知政事,益恭劝曙引年请辞位,曙遂以疾请罢。益恭官终尚书司门员外郎,致仕,尝与隐者出游,洛阳名园山水,无不至,卒。【生卒】:9
述次子。明帝末,为冠军将军、颍州刺史。闻尔朱荣入洛阳,南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