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巍

高巍

【生卒】:?—1402

【介绍】:

明山西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洪武中,由国子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坐事谪戍贵州。惠帝即位,召复官。时朝议削诸王,巍上疏请效主父偃推恩策。燕王朱棣兵起,自请使燕,劝王罢兵,不报。燕王兵入京师后,自缢死。


辽州(今山西左权)人,崇尚气节,能写文章。洪武中,旌表他对母亲孝行,由太学生试用为前军都督府左断事。不久因断决事情不合帝意,免死罪,令戍边至贵州关索岭,因他是表彰的孝子,特许弟侄代他服役。惠帝即位,上书议论时政,请增加对诸王恩惠。燕王起兵反朝,命他跟随李景隆参赞军务,他自己请求赴燕军,劝燕王休兵,回封地。他多次上书给燕王,皆无消息。景隆兵败,自退兵南归。遇参政铁铉,逃奔济南,拒守济南城,屡败燕兵。及京城攻破。自尽死驿舍。


【生卒】:?—1402

【介绍】:

明山西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洪武中,由国子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坐事谪戍贵州。惠帝即位,召复官。时朝议削诸王,巍上疏请效主父偃推恩策。燕王朱棣兵起,自请使燕,劝王罢兵,不报。燕王兵入京师后,自缢死。


辽州(今山西左权)人,崇尚气节,能写文章。洪武中,旌表他对母亲孝行,由太学生试用为前军都督府左断事。不久因断决事情不合帝意,免死罪,令戍边至贵州关索岭,因他是表彰的孝子,特许弟侄代他服役。惠帝即位,上书议论时政,请增加对诸王恩惠。燕王起兵反朝,命他跟随李景隆参赞军务,他自己请求赴燕军,劝燕王休兵,回封地。他多次上书给燕王,皆无消息。景隆兵败,自退兵南归。遇参政铁铉,逃奔济南,拒守济南城,屡败燕兵。及京城攻破。自尽死驿舍。


【生卒】:?—1402

【介绍】:

明山西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洪武中,由国子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坐事谪戍贵州。惠帝即位,召复官。时朝议削诸王,巍上疏请效主父偃推恩策。燕王朱棣兵起,自请使燕,劝王罢兵,不报。燕王兵入京师后,自缢死。


猜你喜欢

  • 金永熙

    【介绍】:清江苏苏州人,字明吉。王原祁弟子,山水得其法,与王敬铭、李为宪、曹培源称原祁四大弟子。康熙三十四年,仿画吴镇《山水图》。

  • 王千秋

    【介绍】:宋东平人,字锡老,号审斋。孝宗时流寓金陵。工词,风格秀拔。有《审斋词》。

  • 微子

    姓子,名启。汉代因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作开。商纣王庶兄。封于微,故称微子。纣王当政,沉湎于酒色,荒淫暴虐,他多次进谏,纣不听。自度纣终不可谏,眼见商朝将亡,遂出走。周武王伐纣灭商,他持其礼器向周乞降,周复

  • 费冠卿

    【介绍】:唐池州青阳人,字子军。登宪宗元和二年第。母卒,既归而葬,以为“干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十五年。穆宗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冠卿不应命,时人高之。有集。

  • 宋焘

    【介绍】:明山东泰安人,字绎田。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御史。出按应天诸府。曾上疏指斥首辅朱赓,与江西参政姜士昌,同以言得罪,谪平定判官。请假归。有《泰山纪事》。

  • 陈镒

    【生卒】:1389—1456【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有戒,号柏轩。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赴任途中见饥民流移就食,因疏请免赋役。正

  • 师延

    【介绍】:相传商纣时乐官。为纣王作新淫声。武王灭纣,师延东逃,自投于濮水。

  • 陆庆颐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鞠人,一字鞠仁。诸生。积学能文。游京师时,朝鲜使臣赏其诗,传往朝鲜。主讲川沙观澜书院,笃信朱子小学。有《有性情斋文集》。

  • 丘志广

    【生卒】:1595—1677【介绍】: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海粟,号洪区、蝶庵,因世居柴村,亦以为号。贡生。官长清县训导。喜读程朱书。集中《自药》一卷,多阅历有得之议论。有《柴村集》。

  • 陈元康

    【生卒】:507-549字长猷,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人。颇通文史,机敏有才干。东魏初,为相府功曹参军,为高欢器重。又与高澄、崔暹相结,封平安县子。澄执政,用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侯景叛,诸将皆言为崔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