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嘉祐作。这是一首赠方外之诗,刻画了道虔上人诗思禅心、超尘拔俗的形象。
【介绍】:唐末僧人。先从从谂学法,后住婺州木陈。《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介绍】:唐代诗人。言,一作颜。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史乱军占领洛阳,时大雪盈尺,言乃献诗安禄山,谀颂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安禄山事迹》卷下。文宗时任考功郎中之
【介绍】:唐末人。颜萱兄。居江南。幼受知于张祜,后进士及第。曾任尚书郎、合州刺史、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工诗能文,才思敏捷。《全唐诗》存诗1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1首4句。
【介绍】:武元衡《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诗句。二句写年老故人春分之夜相会时的悲喜交集情景。皎洁的月光使室内烛光感到羞惭,鲜艳的春花也在嘲笑白头之人。以拟人手法和戏谑自嘲口吻写出春天的美好和宴
即姜太公。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相传吕尚年老穷困,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遇之,与之语,大悦,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见《史记·齐太公世家》。诗文中多用于喻指宰辅重臣。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
《韩非子·说林上》载:鲁大夫孟孙猎得幼魔,让属下秦西巴带回。秦西巴见母魔随后哀啼,心内不忍而放幼魔。孟孙怒而赶走了他,三月后又召回他做自己儿子的师傅,就是看中的他这种不忍之心。后因以“放魔”为咏仁爱之
【生卒】:?—847【介绍】:述,误作术。字修业。籍贯不详。郡望东平(今属山东)。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及第。长庆元年(821)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迁右拾遗。历监察御史等。累迁
即何逊。何逊曾任建安王水曹行参军,故称。杜甫《北邻》:“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参见“何逊”。
【介绍】:《全唐诗补编·续拾》据《大还丹照鉴》收其《七返沙歌》1首,疑即峨眉窦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