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朝故事

中朝故事

二卷。南唐尉迟偓撰。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尉迟偓仕南唐,官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曾奉旨纂《中朝故事》二卷行于世。此书皆记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旧闻,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故称唐为中朝。上卷多述君臣事迹及朝廷典章制度,下卷杂录神异怪幻之事,其中亦有失实之处。其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广四十家小说》本二卷。又《历代小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丛书集成》本、随盦徐氏丛书本均一卷。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校点排印,与《幽闲鼓吹》、《大唐传载》合刊。

猜你喜欢

  • 古剑书屋文抄

    十卷。清吴廷桢(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吴廷桢字山抡,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本编计诗八卷,末附补遗及诗余,又杂文二卷。康熙南巡,廷桢因献迎銮诗被召试

  • 褚氏易注

    一卷。辑佚书,梁褚仲都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丛书》中。褚氏为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梁时为五经博士。其事见于《梁书·孝行褚修传》(褚修为其子)。《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皆有记载,并作十

  • 中庸谊诂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为其昶所著《三经谊诂》之一。《中庸》分章,诸家各异。郑注孔疏分为三十三节,朱子沿袭,只与注、疏本的第次不同。其昶则分八章,而各申明其说。其诂:“中庸”二字,说“

  • 灵华馆丛稿

    五卷。清陶宪曾(生卒年不详)撰。陶宪曾字伯成,一字梅先,安化(今甘肃庆阳)人。补弟子员,以入赀得国子监典籍,加五品衔。二十七岁而卒。此书主要考订经史典籍,以校勘辑佚为主,兼及音韵训诂等。体例依照王念孙

  • 图易定本

    一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郇阳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邵嗣尧讲《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

  • 尚书讲义

    ①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

  • 啖蔗词

    四卷。清吴展成(生卒年未详)撰。吴展成字螟巢,浙江嘉兴人。本集收词首卷八十五阕,次卷五十六阕,三卷五十九阕。末卷别名《秋影山房琴趣》,四十阕,皆集绝妙好词者。次卷〔百字令〕,《中秋寓斋感怀寄楚云》三阕

  • 云笈七签

    一百二十二卷。宋张君房(生卒年不详)编辑。张君房,字尹才(一作允方),岳州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等职,后从御史台谪官到宁海(今属浙

  • 井研县志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叶桂年、高承瀛修,吴嘉谟、龚煦春等纂。高承瀛,潍阳人,曾任井研县知县。吴嘉谟,邑人,举人。龚煦春,邑人,廪生。《井研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共四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

  • 春秋以俟录

    一卷。明瞿九思撰。九思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为知县张维翰诬,谪戍塞下。张居正援救,获释。后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卒年七十一。该书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如以《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