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二卷,附《严陵讲义》。南宋陈淳(生卒年不详)撰。陈淳字安卿,号北溪,漳州龙溪(今属福建)人。朱熹守漳州时,曾受学教诲。嘉定十年(1217),以特奏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任而卒,谥“文安”。著有《北溪大全集》等书。此书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或《四书性理字义》。用陈淳弟了王隽笔记讲学语录而成,旨在解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理学思想,为初学者而作。全书共分《命》、《性》、《心》、《情》、《才》、《志》、《意》、《仁义理智信》、《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道》、《理》、《德》、《太极》、《皇极》、《中和》、《中庸》、《礼乐》、《经权》、《义利》、《鬼神》、《佛老》等二十六门。他坚守师传,最为笃实,称《四书章句集注》和《近思录》是圣贤传心明道的要法。故在此中卫护朱学,力辟陆氏“心学”。对朱学中的重要范畴均给予详细阐释,每拈一字,皆评论原委,旁引曲证,以畅其说。行文质仆,无所修饰,实为一部辞典性的理学工具书。作者站在理学的立场上,抨击佛、老之学。认为佛学以“死生罪福以欺罔愚民”,用“性命道德以眩惑士类”,“因果之说全是妄诞”。佛教宣扬的天堂地狱,“其初意亦是杜撰,以诱人之为善,而恐惧人之为恶耳。”(《北溪字义·佛老》)此书所附《严陵讲义》,为作者于嘉定九年(1216),路经严陵时讲学所,全书共分《道学体统》、《师友渊源》、《用工节目》、《读书次第》等四部分。清顾秀虎校正《北溪字义》诸本之异同,复取散见于他书者录为《补遗》一卷。有明弘治三年(1490)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戴氏刻本,《惜阴轩丛书》本,《明辨丛书》本,《四库全书》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为最好的版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解

    二卷。宋陈象古(生卒年不详)撰。陈象古曾官任承议郎,传说他儒道兼通。撰有《道德真经解》。宋人研究《道德经》者,有的主张道德分别,有的主张道德混一。陈象古认为道包于德,德和于道,没有分别,主张道德一体。

  • 皇明史概

    一〇四卷。明朱国祯(?-1632)撰。朱国祯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后为魏忠贤排挤出。国祯在退居乡里后,曾取有关明代史籍及公卿志状、疏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焦尾阁遗稿

    一卷。清卢德仪撰。卢德仪(1820-1865),浙江黄岩人,举人卢埚元孙女,卢肃炡之女,王维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六年(1875)刊本。由其子太常寺卿王彦威搜辑而成,书前有张文虎所撰写的传记,孙

  • 陶朱公致富奇书

    无名氏撰。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不可见。明代周之玙依据该书改写、重编为《农圃六书》。

  • 闽学源流

    十六卷。明杨应诏(生卒不详)撰。杨应诏,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明嘉靖十年(1531)举人,生平仕履不详。《闽学源流》载“闽学”诸儒事迹,从宋熙宁之杨时到明成化蔡清,共195人。杨时,宋将乐人,学于

  • 桐彝

    三卷。明方学渐撰。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生卒不详。因其子方大镇显贵,赠大理寺少卿。该书是记载其乡里中有忠孝义烈之行人的事迹的著作。只要是作者所见所闻的,概皆收入。人各立传。共收50人

  • 忏花盦丛书

    三十五种,二百二十三卷。清宋泽元编。宋泽元字华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在惠州为官,丛书就刻于那个时期。此丛书所收前人著作内容博杂,经、史、子、集,四部著作都有,多为前人已经刊刻的。其中

  • 五经绎

    十五卷。明邓元锡(详见《三礼编绎》)撰。包括《易》、《书》、《诗》、《三礼》、《春秋》。元锡先有《三礼编绎》二十卷别行。所以此编只摘录其中自得之语,删去经文及注。《书》、《诗》、《春秋》也不载经文,只

  • 史汉方驾

    三十五卷,明许相卿编。相卿字台仲,海宁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此书将倪思《班马异同》一书稍为厘订,改题此名。其中陈胜、英布二传倪思偶遗,此补缀所缺。其它如卫青、霍去病传附录诸将,《汉书》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