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北两宋志传

南北两宋志传

二十卷一百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南北宋分叙,各十卷五十回,亦有刊本不分回。《南宋志传》所写并非南宋之事,而是叙述五代时后唐年间石敬瑭出身至宋开国、破金陵灭南唐的一段历史。书名与内容不符,这是个解释不通的讹误。孙楷第据明世德堂与叶昆池刊本考证认为,《南宋志传》本名应为《宋传》,《北宋志传》应为《宋传续集》,两书内容衔接,所谓南北,并无实际意义,“乃书先后行世后,无知人之所妄加”。(《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南宋志传》又名《南宋飞龙传》,以赵匡胤为中心人物,叙述了五代十国至宋统一的一段纷争,时间约半个世纪。此时期军阀林立,忽起忽灭,又夹杂着民族矛盾,头绪纷繁,人物也多。熊大木用“按鉴参补”的方式演说这段历史,即主要事件和人物依据史书,补以传说和逸闻,加上艺术虚构。总的来看,它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历史面貌,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某些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有所揭露,也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在艺术上,由于按《资治通鉴》铺陈故事,叙述简略,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均不算成功。即使在主要人物赵匡胤身上,除了涂上一层神异色彩外,也缺乏性格上的艺术概括。且存有浓厚的宿命论和正统观念,采用的传闻也有荒诞、迷信的内容。《北宋志传》内容接《南宋志传》,叙事起自宋太祖开宝八年(976),止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前十回主要是呼延赞复仇和绿林草寇相互火并的小故事,后四十回则着力描述了北宋将领杨业一家世代忠勇、抵抗辽国(契丹)和西夏入侵的故事,故该书又名《杨家将传》。它虽以志传为名,并亦题以“按鉴参补”字样,但与《南宋志传》相比,“参补”的成分为多,情节不以史实为核心,而是以虚构为主,实际上是一部凭微弱的历史线索敷衍而成的英雄传奇。在历史上,北宋曾两次伐辽,都是大败而回,后来缔结了“澶渊之盟”,每年输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换取屈辱和平。对西夏也是“赐”给巨额银两。而在《北宋志传》中,却是辽和西夏均被杨家将征服。这种违背史实的文学虚构,来自民间文学传说,表现了人民群众希望有杨家将那样的英雄重振汉民族雄风的美好意愿。书中杨家众英雄和孟良、焦赞等人物形象塑造比较鲜明,情节线索单线发展,语言有口语化特点。该书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显著,但它描写的杨家将故事却流传久远,对后世的戏曲等影响较大。《南北两宋志传》在日本存有三种明刊本:明建阳余氏三台馆刊本、明金陵世德堂刊陈氏尺蠖斋评释本,上二种藏日本内阁文库;明苏州叶昆池刊玉茗堂批点本,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国内亦有明世德堂刊本、清鸿文堂刻本、清康熙经国堂刻本、清文绵堂刻本等。

猜你喜欢

  • 邃雅堂学古录

    五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嘉庆四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数督学政,革除陋例,斥伪体,拔真才,典试号得士。持己方严,通达治体,不为激亢

  • 搜采异闻录

    五卷。宋永亨撰。永亨,不知为何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剽取洪迈《容斋随笔》而颠倒次序,重新编排而成。其中,濮安懿王子宗绰藏书目录一条,尚未及改去洪迈父洪皓的字;又兄公一条,亦未及改去“余奉

  • 心斋约言

    一卷。明王艮(1483-1541)撰。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生于从事盐业生产的灶户家庭,七岁受书乡塾。后因家境贫寒,随父经商。但他自学《孝经》、《论语》、《大学》,逢人质义

  • 长子心钤

    不分卷。旧题明戚继光撰。戚继光已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录。此书四库馆臣疑为后人伪托,非戚继光自著,甚为有据。其理由为: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伍第一阵法,屡战屡胜,皆由于此

  • 业儒臆说

    一卷。清代陶圻撰。陶圻字甸方,秀水(今浙江嘉兴附近)人。此书是作者关于“为学”、“仁”等儒家学说的论述之作,涉及儒家学说的许多方面,全书反对王守仁学说。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说略

    三十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璘初。江宁(今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著有《蛰庵日录》四卷,《客座赘语》十卷,《金陵古金石考》等,与此

  • 经世民事录

    十二卷。明桂萼(生卒年未详)撰。桂萼,字子实,安仁(今湖南安仁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考中进士,曾任丹徒、武康、成安等县的知县。嘉靖初年,官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卒谥文襄。《经

  • 初学记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

  • 荀子杂志

    八卷。清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条)撰。王念孙是清代小学校勘大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广雅疏证》十卷,《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志余》二卷。对各书不是全加校释,而是摘其一句或一条,考校诠释。凡立一说,必举古书

  • 笔算数学

    三卷。美国狄考文(详见《形学备旨》)与清邹立文(详见《形学备旨》)同撰。这是为当时各处学堂编撰的笔算启蒙课本,全书条理清楚,语言浅近,设有诸多算题,采用阿拉伯数码字和现行加减号,分数记法也同现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