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朝诗约选

历朝诗约选

九十二卷。清刘大櫆(1698-1779)选辑。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副贡生,师从方苞,为姚鼎推崇,系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有《海峰文集、诗集》等。《历朝诗约选》为何维朴校,因书第五十七卷分上、下,故实为九十三卷。集中所录上始汉魏六朝,下迄乾隆间约二千余年的诗歌,包括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体裁。每一体裁必述其渊源,并按编年体顺序排列。所录之诗,并非全部,有删节,每篇删两句至十句不等,并于诗之精妙处,往往加有圈点而不妄加品评,以启发读者自己去涵咏。此集所录宏富,篇幅浩博,但却用意谨严,取舍精当,故曾国藩誉之为“从来选本所未有”(《序》)。对研究古典诗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书最早版本为姚氏刻本,今有光绪二十年(1894)金陵书局重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文征阁重校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筠轩清秘录

    三卷。旧本题明董其昌(详见《画禅室随笔》条)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论玉、论古铜器、论法书、论名画、论石刻、论窑器、论晋汉印章、论砚、论异石、论珠宝十个子目,持论允当,颇中要旨,可为艺术鉴赏之指南

  • 一斋诗集

    十三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为诸生。俞大猷召为属下,教其兵法。后陈第出守古北口,历蓟镇游击将军。陈第善书,工于诗。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

  • 听心斋客问

    一卷。旧题庐山山人万尚父(生卒年不详)撰。其生平事迹及籍贯俱不详。万尚父在书首自撰《听心斋客问说》中称:“夫听心则弗以言也,而客问则犹未离夫言也。夫亦大士之于世音,弗于耳听,而以目听乎?予观玄书中间,

  • 颍州府志

    十卷。清王敛福纂修。王敛福,字凝箕,一字凤山,山东诸城人,乾隆间凡两守颍郡。颍郡故属凤阳,雍正元年改为直隶州,辖颍、霍二县,十三年复改为府,辖一州五县,幅员辽阔,而久无专志之辑。王敛福来守是郡,始设局

  • 太谷县志

    ①十卷。明乔允升修,戴可进纂。乔允升字鹤皋,河南孟津县人。出身进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来太谷县任知县。戴可进字渐鸿,满州人。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太谷县志》创修于允升,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清顺

  • 史谈补

    五卷 明杨一奇撰,陈简增补。据《交成县志》,杨一奇为崇儒坊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4)进士,官河南嵩县知县,升陕西鄜州知州。著有《读诗纪见》、《自笑缘》等。陈简事迹未详。所知者是陈简增补的部分

  • 古易世学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 纷欣阁丛书

    十三种,七十八卷。清周心如编辑。周心如字幼海,浦江(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纷欣阁”大约是编者书室名,因以为丛书名。所收十三种书为:宋朱熹《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清许乃济、清王庆麟《左氏蒙求注

  • 说文解字索隐

    一卷,补例一卷。清张度(生卒年不详)撰。张度字叔宪,又字吉人,号辟非,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张氏以不知六书不得谓之识字,不知《说文》之例不能明《说文》之谊,作《六书索隐》以求识字,作《说文补例》以求读

  • 麟传统宗

    十三卷。明夏元彬撰。元彬本名彪,字仲弢,德清(今浙江德清)人。该书饾成编,漫无体例。按《春秋》十二公顺序,隐公之前,冠以《国语》十余条,以记周室东迁始末。经文之下,或录《左传》、《国语》,或取《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