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乐经传

古乐经传

①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录甚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古文精藻》等十几种。是书取《周礼·大司乐》以下二十官为经,以《乐记》为之传,又有《附乐经》、《附乐记》,统为五卷。《乐经》、《乐记》为光地所自订,其《乐教》、《乐用》二篇则其孙李清植以光地遗稿辑成。书有迂曲不通之处,然其以上文祀天神四望所用之律为证,亦自有意义,可补前人所未备。其他立说,多考核确当,讲论精详,用力甚深。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李文贞公全集》本、《榕村全书》本。② 三卷。明湛若水(1463-1560)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今广东增城)人,号甘泉。弘治进士,授编修。有《二礼经传测》等著作。是书补《乐经》一篇,湛若水所拟;《古乐正传》十篇,则是抄录他的门人吕怀的书。《古乐本传》一篇即《乐记》原文。《别传》一篇,皆为《周礼》中所记的乐事。《杂传》一篇,《律传》一篇,则杂采孟子以下历代论乐的理论。该书大旨以论度数为主,以论义理为后,所以以所作内容为经,而将《乐记》以下的古乐经为传。然而古代的度数,其密率已不可知晓,湛若水以为自己的论断与古相符则未免过于自信。该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彦周诗话

    一卷。宋许(约1111年前后在世)撰。许,字彦周,湖北襄邑(今襄樊市)人。生平不详。书中有“宣和癸卯,予游嵩山”语,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据此,知其当为南宋人。书中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其宗法元

  • 四书典制类联音注

    三十五卷。清阎其渊撰。阎其渊字静波,安徽六安(今安徽六安)人。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是书分辑四书文中诸典制及经籍所载典实足以触类旁通者,撰为联属之文,而附注出处于下。体例近乎类书。全书凡分天

  • 五代残唐

    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通雅

    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少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人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清

  • 考古略

    八卷。清王文清(生卒年不详)撰。王文清曾著有《周礼会要》。王文清原著《考古源流》四百七十五卷,汇辑《三通》、《玉海》、《册府元龟》、《通鉴纲目》、《大事记》等书的内容而成。但未及刊行,先摘其浅近切要者

  • 惠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厓,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代经学家,乾嘉学派吴派的奠基人,钱大昕论其学曰:“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沅湘耆旧集

    二百四十卷。清邓显鹤(1777-1851)辑。详见《资江耆旧集》条。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凡二百四十卷。其中前编四十卷,本编二百卷。前编为邓氏之子邓琮所辑,收入从晋宋至元代与沅湘相关的历朝公卿大夫、

  • 黎川文绪

    四卷。明王材(生卒年不详)编。王材,字子难,江西新城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黎滩镇自宋绍兴中析置,故称黎川。此地宋以来人文颇盛。有关于此,元人虞集所作《新城学记》

  • 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