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微堂诗集

古微堂诗集

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时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浬志》和历史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写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后”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说“知”是从“行”中来的,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能诗文,风格遒劲,著作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古微堂诗集》多为山水诗,魏源曾自嘲“应笑十诗九山水”(《戏自题诗集》)。其诗写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其脉胳之输委,文辞之映合,并诗之奇伟,可谓无能言者。邹君季深藏其全稿,囊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凡数百篇。郭嵩焘以为宜梓之行之,以公诸世。邹季深将稿交付给刻书家。有同治九年(1870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南通方言疏证

    四卷。孙锦标撰。锦标字伯龙,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为例言及孙氏共和元年(1912年)自序,次为旧《通州志》所录方言原文。卷一为释天、释时、释地、释水、释火、释宫、释亲、释戚、释妇女、释幼

  • 贵耳集

    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共三卷。南宋张端义(1179-?)撰。张端义字正夫,自号筌翁,郑州(今属河南)人,居于苏州(今属江苏)。曾师事项安世,与杨简、陈埙、魏了翁关系密切,多受其影响。端平(12

  • 天镇县志

    ①八卷。清胡元郎纂修。胡元郎字丘溪,安徽桐城县人,雍正六年(1728)拔贡,十年(1732)任天镇知县。按天镇旧志,为雍正七年(1729)邑令陈际云创修,书成未梓,仅有抄本二帙。乾隆四年(1739),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画继

    十卷。宋邓椿(生卒年不详)撰。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今属四川)人。邓椿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曾官中知枢密院事,家藏书画宏富。邓椿耳目濡染而精于赏鉴,编缀是书。因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起自轩辕止于唐会

  • 童子问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黄文澍见《经解》条。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共分十四章,均是“童子问”,作者“答”的方式,此书原本题为《石畦集》。

  • 金华府志

    三十卷。清张荩修,沈麟趾纂。张荩字敬庵,三韩人,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府知府。金华自宋、元时有志,后均未流传于世。明成化时,始定府名,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金华

  • 春秋女谱

    不分卷。清常茂徕(详见《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撰。茂徕先撰《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六卷,又鉴于各国君王卿大夫皆有谱系,王后及诸侯夫人、妃妾、子女及各国诸臣的妻妾子女姊妹姻娅等若无谱以维系,不免仍有遗

  • 运气论奥

    见《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四书通

    二十六卷。元胡炳文(生卒年不详)撰。胡炳文字仲虎,人称云峰先生,元理学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曾任明经书院山长,兰溪州学正。其学以朱熹为宗,又精通《易》学,著有《四书通》、《周易本义通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