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经服纬

古经服纬

三卷。清雷鐏(生卒年不详)撰,子雷学淇(1739-1829)笺。雷鐏,字宗彝,通州(今河北通县)人,官至崇仁县令。雷学淇,字瞻叔,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改贵州永知县知县,未几即已亲老告归。雷学淇著述颇丰,除《古今服纬》外,还有《九经集解》九卷,《夏小正经传考》二卷,《本义》四卷,《考竹书纪年》十四卷、校辑本二卷,《古今天象考》十二卷会图说二卷,《亦嚣嚣斋经义考》及文三十卷。《古今服纬》考古今服饰,以为自古帝王统治天下,莫不立威严,明礼制,上下有别,天下各安其分,子服饰等级分明尤甚。先秦管子治齐时,明令人君服文有章,命士止于带缘,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得服长卷貂。至汉,服饰等级制被破坏,“庶民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贾谊《上汉文帝书》)至唐宋,等级制日衰,“服制不修,天下奢靡,庶人皆绣采,优伶得貂卷,而上下之分乱矣。”(引文出处同上)雷鐏感慨古今礼制日坏,希有所发扬,故作《古经服饰》三卷,悉举古经三文,为之条理疏通,起于冕弁,以及服制之等,终于丧服之制,原原本本,为之说明。其子学淇为之笺注,博引诸经,以至汉唐以来注家之说,予以恰当取舍,力驳治经之伪言,订证旧训之讹误。如分别绞衣缟衣之不尽用帛,缟冠之不用生绢之类,于古义尤多发明。是书收入《畿辅丛书》,有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灏谦德堂刊本,《古经服纬》三卷后附《释问》一卷。其后又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平定罗刹方略

    四卷。清康熙年间官修史书。该书的断限是:自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清廷派遣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以捕鹿为名,到被沙皇俄国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附近侦察军事、地理、交通形势起,至二十八年七月清俄双方

  •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

  • 周易解简要

    六卷。清张矩撰。矩字濂方,巴陵(今湖南岳阳县)人,乾隆时举人,官至耒阳训导。此书以朱子本义为宗,后列其解,若本义无注则本程传及诸儒论说为解,其义必与本义相符。今存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

  • 金斋集

    四卷。明宋诺(约1550年前后在)撰。宋诺,字子重,号金斋,故城(今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著有《金斋集》。是凡四卷,集文三卷,诗一卷,而别以策对、书启之类附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冕服考

    四卷。清焦廷琥(生卒年不详)撰。廷琥为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父焦循,举人,著述甚富,有《易通释》、《孟子正义》诸书三十余种。廷琥,字虎玉。诸生,能读书,传父业,著有《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及《蜜梅

  • 读潜夫论

    一卷。清俞樾撰。俞樾有《易贯》,已著录。是书据汪继培《潜夫论笺注》本,而记其所校订的内容,共三十三节。《论荣》篇,中堂生负苞,“负”当作“斧”。《考绩》篇,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译”即“易”,谓

  • 辽海丹忠录

    八卷四十回。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书首序署“翠娱阁主人”,孙楷第等据此推知作者为陆云龙,今有人以为作者实是陆云龙之弟。陆云龙,字雨侯,别号翠娱阁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

  • 五经然否论

    ① 一卷。谯周(201-270)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属四川阆中西南)人,经学家谯之子,三国时蜀汉经学家。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

  • 海琼传道集

    一卷。元洪知常(生卒年不详)撰。洪知常,字明道,自号坎离子,卢山太平兴国宫道士。编撰《海琼传道集》一卷。南宋道士海琼子白玉蟾(原名葛长庚)一生著述甚丰。《海琼传道集》是洪知常所编集的白玉蟾之文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