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八大家文抄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副使,尝提兵戍倒马关,总督杨博视察其营垒时,叹为奇才,推荐于朝,为忌者所害,落职而归。著有《白华楼藏稿》、《续集》、《吟稿》、《玉芝山房稿》、《耄年录》、《徐海本末》《浙省分署纪事本》、《唐宋八大家文抄》、《史记抄》。此编为唐宋散文总集。因明人唐顺之所著《文编》,于唐宋部分除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茅坤选此《八大家文抄》。考明初朱右已采录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之作为《八先生文集》,实远在茅坤之前。然而朱右书今无传,惟有茅坤此集,为世人所传习。其中韩愈文十六卷,柳宗元文十二卷,欧阳修文三十三卷,附五代史钞二十卷,王安石文十六卷,曾巩文十卷,苏洵文十卷,苏轼文二十八卷,苏辙文二十卷。每家之前各有引语,说明作者散文的特色及在散文史中的地位。后列作者本传。在选文题目之下,列有短语,提示该文之要旨及特色。万历中,茅坤的孙子茅著,复为订正重刊,始以茅坤所批五代史附入欧文之后。今所行者,皆茅著重订本。因八家全集浩博,选本疏漏在所难免。虽集中评语所见未深,然亦足为初学者之门径。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宋八大家”之称即由此而起。清代桐城派选编《古文约选》、《古文辞类纂》,均以八大家古文为主。有明万历刻本,清坊刻本存世,四库本。

猜你喜欢

  • 乐府古题要解

    二卷。唐吴兢(670-749)撰。生平详见《贞观正要》条。此书例释汉魏六朝古乐府诗及拟乐府诗一百二十余题,如《江南曲》、《度关山》、《长歌行》等,旨在探明各题的本源,有时也考证其中的故事,以“睹于本章

  • 月湖集

    四十八卷。明杨廉(1452-1525)撰。杨廉,字方震,号月湖,一号畏轩,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给事中,历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间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嘉靖初迁尚书。卒

  • 济宁州志

    十卷。清廖有恒修,杨通睿等纂。廖有恒,字柴坡,四川谢洪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济宁州知州。考济宁州志,创修于明弘治辛亥。万历己酉,济宁道副使王国桢以该过于简略,决定予以增修。康熙十一年(1

  • 钜文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撰。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本集杂选经传及古文词,分宏放、悲壮、奇古、闲适、庄严、绮丽六门,仅八

  • 松江府志

    ①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

  • 世界征服者史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 黎里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徐达源纂。黎里者,吴江县东南之一镇,地广四里,周四十里,距县治四十五里。此镇居民稠密,物产丰富,文化甚盛。镇中有长廊三里余,行人雨中不张盖,环境异常优美。卷首为题咏、撰文、姓氏、考黎

  • 乐郊私语

    一卷。元姚桐寿撰。生卒年不详。姚桐寿字乐年,睦州(今属浙江)人。顺帝后至元中,曾为余干教授。解官归里,自号桐江钓叟。至正中,流寓海盐,时江南战乱,独海盐未遭兵火。作者避居此地,而作此书,因题为《乐郊私

  • 唐宋白孔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清戴震(1723-1771)撰。震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休宁)人。清思想家,学者。著述繁富,有《方言疏证》、《声韵考》、《声类表》、《考工记图》等,后人编为《戴氏遗书》。段玉裁作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