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香阁集

墨香阁集

十三卷。清彭维新撰。彭维新,字石原,号余山,湖南茶陵人。生卒年未详。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因事免。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数百年来,乡里后生未有能继其业者。至彭继新出,复以文学见重于时。虽文章不逮东阳,然虎贲中郎,典型固尚在。此集十三卷,为清道光初元彭维新裔孙所校刻。卷首为颂及恭和御制诗、应制诗。卷一、二、三为序。卷四为纪。卷五为论。卷六为杂著。卷七为书。卷八为墓志铭。卷九至卷十三为古近体诗。卷末补遗为杂文八首纪。实为十五卷。读第一卷,知维新自著有《诗经论世》。卷五《陈寿论》,谓寿撰《三国志》,于诸葛亮推崇甚至,斥孙盛谓寿诋毁诸葛父子之论为不实。卷六《读淮南子》,谓其书皆采摭诸书而成,意指杂陈,略无创见。卷七《答吴荆山书》力辟协韵之不当,皆考核详明,深中肯綮,诗规模虽嫌略狭,然宗法甚正。是书亦有缺憾。如卷二《文心雕龙》序云:彦和更有《新论》十卷传于世,不知著《新论》者为北齐刘画,非刘勰。又《〈诗经〉鸟兽草木虫鱼图序》云:郑康成之《笺》亦曰《诗谱》,不知《诗笺》与《诗谱》自为二事,非《笺》即《谱》,读《淮南子》谓大要本《文子》,不知《文子》为伪书,是《文子》袭《淮南》,非《淮南》剿《文子》。统观全卷,虽不免时有小疵,但在古代典籍的考证方面也还颇具价值。有道光二年(1822)茶陵彭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天籁轩词韵

    一卷。清叶申芗(生卒年不详)撰。叶申芗编成《天籁轩词谱》之后,觉得不可无词韵以辅之,乃撰本书。叶申芗认为《菉斐轩词韵》体例甚乱,且诸多当收之字未收,遂以郑春波《绿漪亭词韵》为蓝本,增收韵字而成。《天籁

  • 百宋一廛赋注

    一卷。清黄丕烈、顾广圻撰。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蘋,自号思适斋居士,又号无闷子,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早年丧父,家境不丰,且身弱多病,却苦读不懈。年届三十,补县诸生,后师从江声(1

  • 宝制堂集

    二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平详见《梅国集》。此集系刘节官副都御史时由其子刘鲁掇拾其杂稿而成。编前有林庭、吕楠、方豪所作之篇序,皆称此集题为《

  • 写礼庼遗著

    四种,四卷。清王颂蔚撰。王颂蔚字芾卿,又字蒿隐。江苏长洲(今属苏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户部郎中,补军机章京,记名御史。有经史考证类著作。是编所收主要为诗文集:有《写礼庼文集》一卷补遗一卷、《写礼庼诗

  •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

  • 别雅类

    五卷。不著撰人姓氏,亦无刊刻年月,撰人及撰作刊刻时间皆无考。卷首叙曰:乡先辈吴山夫先生《别雅》五卷,刻于程氏。典核详赡不待赘,惟以韵编,未订类次,逊志之士读而惜之。溽暑多暇,泚笔类分,仍为五卷云云。其

  • 熊文端公年谱

    一卷。清孔继涵(1739-1783)撰。继涵字体生,号蕻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专攻《三礼》,尤精历算,校刻《微波榭丛书七种》及《算经十书》,皆称精本。著有《春秋

  • 佚礼扶微

    五卷。清丁晏撰。丁晏(1793-1875)字柘堂,江苏山阳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平生精研经学训诂,笃好郑学。辑《禹贡集解》三卷,对《诗经》之郑笺、“三礼”之郑注研究尤深,认为孔疏曲解郑学,因之

  • 春秋左传杜注补辑

    三十卷。首一卷。清姚培谦(1693-1766)撰。培谦字平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清代学者。好刻书,著述很多。有《春帆集》、《自知集》等,合编为《松桂读书堂集》。注《古文》,刻《唐宋八家诗抄》,著《

  • 守默斋诗集

    一卷。清何应祺撰。生卒籍贯均未详。何应祺颇能作古文诗,笔不免平直。如《桂林杂感》:“摧我栋梁天喜乱,受他锋镝士何辜。”《诸将》:“事权果归一,或可待时清。”《咏史》:“国无强与弱,得人炽而昌。人无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