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岳杂著

太岳杂著

一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二十二岁成进士。隆庆六年(1572)出任内阁首辅,执政十年,以劳瘁卒。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明代到嘉靖时期,政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张居正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整顿和改革。他“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改变了官场中因循苟且的腐朽风气,“虽万里外,令朝下而夕奉行”;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对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起用故河道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使河水不再入淮,大大减轻了黄、淮两河的灾情;积极主张和西北各族,通贡互市;任用名将戚继光,力主练兵备边,使西北边疆,相对安定达数十年之久。张居正的改革,在富国强兵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居正学问渊深,著述颇丰,万历末期有《张太岳集》刊刻行世,此后又有《书经直解》和《太岳杂著》两个单行本流传于世。《太岳杂著》一书,以评论古今为主,而对明代掌故记载尤详,此外还兼及医方杂事等。书中许多记载,纠正了其它书籍的不实之处,如关于广寒殿梁上拆得的“至元通宝”钱,经考证为元朝制造而非辽朝所造。朱彝尊在《日下旧闻考》中引用此条作为考证。又如,书中有关于“殿阁学士之设在洪武革丞相之后,而不是始于永乐朝”及“天下知府有上中下三秩,即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之不同”等掌故的记载,则是郑晓、王世贞诸时人著作所不知者。凡此种种,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原本收在《太岳集》中,至崇祯末年被德州人卢世录出,单行于世。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太岳集》本以及1987年荆楚书社出版的《张居正集》本。

猜你喜欢

  • 论语虞氏赞注

    一卷。晋虞喜(277-353)撰。清马国翰辑。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晋天文学家。撰有《志林》三十篇,已佚。《晋书·儒林传》称其专心经传,兼览谶纬。《册府元龟》载他注《论语》九卷,且撰《新书

  • 聊斋文集

    三卷。《词集》一卷。清蒲松龄(1629-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中秀才后则科场不利,始终未

  • 金陵丛书

    四集,五十四种,四百七十六卷。民国蒋国榜编。蒋国榜字苏盦,江苏上元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最初是江宁翁长森,辑其乡贤遗著世所罕传者,从六朝到当世,约数十种,欲刊刻,后因病逝未刊成,传其书于蒋国榜,蒋氏择五

  • 小匡文钞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小匡文钞》共四卷,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前有自序,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又称“求契于无心,怀其

  • 临安志

    一百卷。宋潜说友纂。潜说友,字君高,南宋浙江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县)人。淳祐四年(1244)进士,官历南康军、浙东安抚使、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以户部侍郎转尚书,官至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

  • 贾子平议

    二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十三种。此书订正卢文弨校者甚多,如谓宗首臣故曰十九字,且谓天何十六字,产子曰为大夫治可也十五字,皆为贾子原文;若与臣下相残四十一字,与《大都》本是一篇。等齐“在所

  • 文翠馆集

    十卷。明万道光(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万道光,字日章,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文翠馆集》。是集凡十卷。道光之学以金溪为宗,其说经诸篇,皆疏于考证。如或谓“纲目不出朱子手”,道光则以为无可考,

  • 说文浅说

    一卷。清郑知同(生卒年不详)撰。知同字伯更,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子。著作尚有《说文本经答问》、《说文逸字附录》、《说文商议》等。是书为释六书条例而作,又题为《六书浅说》。其说较王筠之说简略得多,较江声之

  • 槐庐诗学

    不分卷。清龙继栋(1845-1900)撰。龙继栋,字松岑,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官至户部候补主事。《槐庐诗学》。收其诗文数百篇。诗以时为序。无非咏物、抒情、纪游之属,但均洒洒脱脱,有清丽之风。有光绪四年(

  • 丹稜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顾汝萼修,朱文瀚等纂。顾汝萼,曾任丹稜县知县。朱文瀚,生平不详。丹稜县志创修于康熙时,乾隆二十年(1755)县令张晓村、邑人彭遵泗重修。彭遵泗,字盘泉,雍正进士,由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