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一千卷。初名《太平编类》,又称《太平总类》、《太平类编》。北宋李昉(925-996)、扈蒙等十四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奉宋太宗之命编撰。历经八年编成此书。据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所载:书成之后,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周读,故赐《太平御览》之名。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省)人。五代后汉乾祐年间考中进士。后归北宋。后汉时任秘书郎、右拾遗。后周时为记室、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入北宋拜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李昉为人和厚多恕,好接宾客,与人和颜语温,为官小心循谨。为文慕白居易,浅近易晓。据《宋史》本传载: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又奉敕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太平御览》全书约四百七十万字,分为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宗、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义、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奉使、四夷、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休征、咎征、神鬼、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五十五部。部下又分五千三百六十三类,类内尚有附目六十三。每类征引的有关资料,主要辑录自北齐《修文殿御览》,唐《艺文类聚》、《文思博要》。三书现仅存《艺文类聚》,另两部皆佚。但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的古籍非常多。书前附宋人增编的《图书纲目》,称引经史图书一千六百九十种,杂书、词赋等尚且不计算在内。据近人马念祖考订、其引书为二千五百七十九种,但其中十之七八都已亡佚。所以此书尤显得特别的珍贵,为我们保存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世所传宋以前的书,可考见古籍佚文的仅存六七种,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还有李昉的《太平御览》。明清的学者,多用于校勘、查找史实和诗文典故。书中所引资料,先列书名,后录原文。原文按时代先后排列,不加己见,条目清楚。一些古籍正文与注相连,不便分别。此书正文为大字,注文为双行小字,分别清楚。该书缺点是,所用资料,不少转抄自其他类书,未能核对原著,所以姓名颠舛,世代鲁鱼的情况也给读者带来麻烦。此书版本较多。有宋刊本,皕宋楼藏有此残本,后归日本静嘉堂文库。宋庆元五年(1199)四川刊本。明万历元年(1573)活字版印本。明万历年间倪炳校刊本,或称黄正色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吴门汪昌序活字版印本。日本安政二年(1855)江都喜多村氏学堂活字版印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四库全书》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宋刊本,收入《四部丛刊三编》。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三编》本。查阅此书,可利用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樊川文集

    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唐杜牧(803-852)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佑之孙。牧大和二年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先后出任校书郎、江西观察史、监

  • 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1580-1644)编撰。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一号稚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鸟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明末文学家。少壮时于科场不得意,专以著书和刻书为业。五十五岁时,授上海县丞,署理

  • 春秋序题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 周易汇解衷翼

    十五卷。清许体元撰。许体元字御万,灵武人。其书大旨以象为主,对于每一卦都是先观本象,次观系辞所取之象。凡时义德用之所在,均在象中见之。许氏认为八卦有本象,有象中之象,有理中之象。又说象中象与理中象各有

  • 荡平发逆图说

    见《平定粤匪纪略》。

  • 七经楼全集

    六种,二十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今属河南省)人。曾主讲关中书院,治经学,旁通舆地农田水利诸学,亦善为诗。全集所收书为《七经楼文钞》六卷、《春晖阁诗钞》六卷、《卦气表》二卷、《游艺录》三卷

  • 珍艺宦遗书

    十二种,四十卷。清庄述祖(详见《尚书今古文考证》)撰。遗书收《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证》十卷(包括四种)、《尚书今古文考证》七卷、《毛诗考证》四卷、《毛诗周颂口义》三卷、《五经小学述》二卷、《历代载籍足

  • 郭庆藩行述

    一卷。清郭振镛编著。振镛清末叶湖南湘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其父郭庆藩生平事实。庆藩字孟纯,郭嵩涛侄,诸生。由军功保知府,官至江苏候补道。书中所述办盐厘海运诸事,与实相符,至于开矿行钞诸策却是空

  • 槐庐诗学

    不分卷。清龙继栋(1845-1900)撰。龙继栋,字松岑,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官至户部候补主事。《槐庐诗学》。收其诗文数百篇。诗以时为序。无非咏物、抒情、纪游之属,但均洒洒脱脱,有清丽之风。有光绪四年(

  • 毕太夫人行述

    一卷。清孔繁灏(18061862)撰。繁灏字文渊,号伯海,山东曲阜人,系孔子74代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龚封衍圣公。毕太夫人为湖广总督毕沅之女,繁灏生母,卒年58岁。书中记毕氏懿行及其他琐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