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谷山堂集

太谷山堂集

六卷。清梦麟(1728-1758)撰。梦麟,字文子,号午塘、喜塘,姓西鲁特氏。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著有《行余堂诗》,入词馆有《红梨斋集》,在江苏学政时删定为《梦喜堂集》,后又名《梦庐集》,即今《太谷山堂集》。乾隆十九年(1754)由吴泰来刻行于世。是集卷首为乐府诗,其余为古近体诗,合而为六卷。乐府诗追汉魏;五言古诗取三谢,即南北朝时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朓。七言古诗仿效李白、杜甫、韩愈、苏东坡。风格苍凉凄楚。沈德潜作序文认为梦麟“胸次是以包罗众有,笔力足以摧挫古今。”阮葵生《茶余客话》中评价说:“近日称诗者,当推沈宗伯梦司空两家。而梦麟有班固、司马迁之才华,作诗不同凡响。”该集有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猜你喜欢

  • 内训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

  • 周易分野

    一卷。汉费直(生平事记见《周易费氏注》条)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据罗泌《路史》,费直易十二篇,以易卦配地域,原书早佚。《晋书·天文志》引其十二次所起度数,称《费直周易分野》。唐《开元占经》亦引之,亦

  • 尚书偶记

    一卷。清汪德钺撰。此为汪德钺读《尚书》时偶有所感辄形诸笔端,最终合为一卷以成本书。虽为信手拈来,其中仍不乏妙论。比如汪氏根据《尚书》中对人的称谓来论二典,谓“格于文祖”以前称舜,到了“十有二牧”之后,

  • 诗式

    一卷。唐释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生平见《抒山集》(辞目)。此集前半部总论诗法,其后则以“十九字”为诗体分类,以“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有事无事”、“有事无事,情格俱下”五格来论诗。

  • 人谱

    一卷。《人谱类记》二卷。明刘宗周(见《圣学宗要》)撰。此书为作者主其蕺山书院时,为给门人讲学所作。其书首先列《人极图说》,次为《记过格》,再次为《改过说》。《人谱类记》分为《体独篇》、《知几篇》、《凝

  • 甲申杂记

    一卷,闻见录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生卒年不详。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莘县(今河北莘县)人。有才学,性豪迈,曾与苏轼友善。苏轼获罪,王巩亦被贬宾州。历官宗正丞。此三卷书,皆记东都旧闻杂事;《

  • 王菉友九种

    四十二卷。清王筠(详见《说文系传校录》)撰。九种有《禹贡正字》一卷、《毛诗重言》一卷、《夏小正正义》一卷、《四书说略》四卷、《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毛诗双声叠韵说》一卷、《教童子法》一卷、《菉友蛾术

  • 秘册丛说

    一百三十二种,一百三十四卷。明佚名编辑。丛书汇辑群书,抄撮而成,漫无系统,如苏轼《物类相感志》之类出诸《说郛》,严羽《沧浪诗话》之类取于《百川学海》,马文升《兴复哈密记》、《西征石城记》之类采自记载汇

  •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

  • 松乡文集

    十卷。元任士林(1253-1309)撰。一名《松山先生文集》。士林字叔实,号松乡。奉化(今属浙江)人。以郝天挺荐,授安定书院山长。“此集所录,碑志居多,大抵刻意摹韩愈,而其力不足以及愈。”(《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