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通

字通

一卷。宋李从周(生卒年不详)撰。从周字肩吾,临邛(今四川邛峡县)人,一说彭山(今属四川)人。治《三礼》、“六书”,尝与魏了翁切磋学问。是书成于嘉定十三年(1220),魏了翁为之作序。其自序云:“字而有隶,盖已降矣。每降而辄下,不可不推本之也。此编依世俗笔势,质之以《说文解字》。作楷隶者,于此而推之,思过半矣。”言其书以《说文》校隶书之偏旁,从而推求隶书之源。全书共收六百零一字,分部不用《说文》部首,而是按隶书的点画分为八十九部。然而所收各字全以篆体大书,以隶书夹注,体例颇不协调。一字见于好几部者,竟有一百二十三字之多,破碎冗杂,殊无端绪。还有些字的归部,或从篆而不从隶,体例自乱;或与隶书亦不相合,乖剌已甚。每字先注音,后释义,其义训均照抄《说文》。卷末别附纠正俗书八十二字,如谓“衣裳”当作“衣常”、“规矩”当作“规巨”之类,泥古太甚,难以通行。《四库提要》认为,这可能是后人妄加的。是书有宋宝旸甲寅(1254年)虞兟刊本,明毛氏汲古阁影宋本,清《知不足斋丛书》本以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恒山志

    四卷。清桂敬顺撰。桂敬顺,字翼昭,江苏泰兴人。官山西浑源州知州。恒山在浑源州城南十里许。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桂敬顺曾守浑源州,因撰是书。《恒山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共四卷。卷首为序文、图

  • 影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癸亥夏上虞罗氏影印本)罗振玉辑。计宋拓汴学石经《周易》残字八行,内容为升卦九二至九三的爻辞及象辞。《尚书》五十九行,内容为《武成》、《洪范》之文。《诗经·小明》十六行。《礼记》之《檀弓》、《月令》、

  • 天主实义

    二卷。明朝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成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共二卷、八篇。首篇论天主始制天地万物而主宰安养之;第二篇解释世人错认天主;第三篇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第四篇辨释鬼

  • 元史本证

    五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乙未(1775)进士,官湖南宁远县知县。著述颇多,计有三十多种,四百余卷。王宗炎《汪龙庄行状》称他“邃于史,尤留意名

  • 周易阐理

    四卷。清戴虞皋撰。戴虞皋号遁轩,昆山人。该编原稿共有三四百页,戴虞皋自己认为太繁,于是删减只留存十分之一二。他的儿子戴孙贻又认为过于简单,所以又用原稿补其遗缺即成现在本。该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 屯留县志

    ①四卷。清甄尔节修,孙肯获、罗焕章纂。甄尔节字竹亭,号雁川,陕西施县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六年(1728)任屯留县知县。在任期,清廉勤慎,听讼公明,一时颇得屯民之景仰。考屯留旧志,创修于

  • 唐诗镜

    五十四卷。明陆时雍撰。陆时雍生平详见《古诗镜》条。此为唐诗选本。凡五十四卷。与《古诗镜》(已著录)合刊。前有《总论》一篇,阐述其“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的宗旨。全书以年代先后为序,分为初唐诗八卷,盛唐

  • 周礼汇纂

    二卷。清钱世熹撰。世熹,字绍文,江南五河县(今属安徽)人,康熙庚戌(1670)进士。钱氏就宋叶时之《礼经会元》省并篇目,裁节繁冗,于其词气近于语录者,则加删润,以趋雅训;又博采宋元人说以附益之,而成此

  • 湘乡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胡钧修,张承纂。胡钧,镇海人,曾任湘乡县知县。张承,善化(今长沙)人,举人。《湘乡县志》道光五年(1825)刻本,共十卷首一卷。首一卷为序、凡例等。分为:卷一,星野、图考、建置、沿革

  • 清忠谱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三出。《清忠谱》是李玉入清后的作品,是描写历史上政治斗争重大社会题材的代表作。写明天启年间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