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迩言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之目、五刑章之目等四个部分。《孝经迩言》用语录体,征引不滥,通俗易懂。该书版本为万历刊本。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之目、五刑章之目等四个部分。《孝经迩言》用语录体,征引不滥,通俗易懂。该书版本为万历刊本。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以《四书》来解释《尚书》,其间也多有贴切可取之处。比如《四书·大学》首章谈“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与《尚书》开首“克明峻德”一节的意义相吻合。再如以“父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①十卷一百一十四节。不题撰人。书中第九节至九十八节,同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开头数节及九十九节以后,同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实为书商割裂抄录二书而成。因主要部分同《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故一般视
四十卷。清翁照(1676-1755)撰。翁照,字朗夫,一字霁堂,江阴(今江苏常熟)人。乾隆丙辰(1736)荐博学鸿词,因病不试,后又以经学荐,不遇。翁照性醇谨,不作妄语,与大学士嵇曾筠、高斌并称老友,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
十卷。元辛文房撰。文房字良史,西域人,生卒年不详。诗名与王执谦、杨载齐,有诗集《披沙诗集》,已轶。《唐才子传》原为十卷二百七十八篇,叙传唐五代名诗人二百七十八人,附见一百二十人,共三百九十八家。体例因
①九卷,清徐昱修,萧蕴枢纂。徐昱,永平人,拔贡,官黄梅知县。萧蕴枢,湖北孝感人,官学谕。明以前志乘失考,万历十一年(1583)曾维伦修,已无传本。清顺治十五年(1678),徐昱知县事十七年,延萧蕴枢修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该书乃毛氏为答其门人邵廷采之问而作,据其所作《大学知本图说》敷衍之,大旨仍主王阳明“致良知”。
一卷。明方时化撰。方时化事详《易引》条。此书首为《中庸》总提,次载《中庸》全文,每段或总批,或旁批,以释氏解儒书。《四库全书》采用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三卷。明陈诗教撰。陈诗教,字四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花里活》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往今来的花卉故事。全书按朝代分编,内容大多因袭陈言,特别是在考证方面疏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