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史

学史

十三卷,明邵宝(1440-1523)撰。邵宝字国贤,别定泉斋、二泉,无锡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左觿学史》、《简端二余》、《定性书说》、《漕政举要》、《慧山记》、《客春堂集》等。邵宝在任江西提学副使时作《学史》,全书前十二卷如一年中十二个月,余一卷似闰月,每卷中多者三十条,少者二十九条如月有大小,采取这种体例取义于二程所提倡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书中记载了自周迄元的史事,分条论列,言简意赅,持论平正,笔力也颇为遒健。该书曾由吴廷举进献给朝廷,现存为明崇祯年间刻本,卷内题有“邑后学曹荃重编刻,冢玄孙澄重较辑”。前有弘治十八年(1505年)作者自序,后有正德十三年(1518年)浦瑾跋。《四库总目》所录为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猜你喜欢

  • 奈何天

    二卷。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剧写荆州男子阙素封,早失父母,家富而貌丑,为人忠厚老实,平生多行善事,或输粮于官,或焚券免债。前后曾娶三房妻子,皆因嫌其貌丑而不与其同居,避于书房之中,礼拜菩

  • 蕙风丛书

    七种,三十八卷。清末民国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字夔笙,号蕙风,原名周仪,广西临桂(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善填词,尤精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清

  • 今古奇闻

    二十二卷。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东壁山房主人为光绪间上海的刻书家王冶梅(名寅)。该书为小说选集,收小说二十二篇,每卷一篇。前载王冶梅序说:昔年游日本时搜古书得此本,带回翻刻。但见书中

  • 太虚轩稿

    一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江西泰和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郎中,出为湖广佥事,迁四川参议,以病归。起湖广副使,迁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胡直为王守仁的再传弟

  • 东洲草堂诗钞

    二十七卷。诗余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少承家学,嗜读博闻,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

  • 太常寺则例

    一百三十五卷。官编本。是书卷一为题请,谓祭祀日期,卷二为祀等,谓分大、中、群祀,卷三为演礼各项,卷四阅祝版各项,卷五笾豆牲牢各项,卷六服色各项。以下为大祀、中祀、群祀、告祭、兴工告祭、巡幸盛京、恭谒祖

  • 史疑

    四卷。明宋存标撰。宋存标,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人,字子健。崇祯间贡生,候补翰林院孔目。著有《史疑》《国策本论》。其书取《三传》、《国策》、《史记》、《汉书》及诸杂史,且摘取其事迹而论列之。例如将项

  • 峨边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李宗锽等修,李仙根纂。李宗锽,曾知峨边县事。李仙根,荣县人。峨边旧无志,兹编为创始。《峨边县志》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共四卷,分十二门,依次为方域、建置、食货、礼俗、官员、乡员、

  • 崇阳县志

    ①十卷,清高景之修,汪际炱纂。高景之,字星岩,山东胶州人,进士,官崇阳知县。邑志元以前无从考证。元代邑中隐士严士贞,撰《桃溪百咏》,将邑中乡宦乡贤、山川古迹、忠烈节孝、草木鸟兽、邑中事迹,分题载咏。明

  • 钦定翻译五经

    五十八卷。清乾隆帝因满人不通汉语,儒家经典不易在满人中传播,遂效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人将《孝经》译成鲜卑语(称《国语孝经》)故事,在乾隆二十年,命人把儒家经典译成满文。因《四书》为初学所必读,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