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庸图说

学庸图说

一卷。清侯连城撰。连城字宗璞,江苏梁溪(今江苏无锡)人。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四书中《论语》、《孟子》随时记录,不相联贯。唯《大学》、《中庸》逐节相生,脉络交贯,由一章化为全部,而全部又归于一章,其间错综立参,不易分晰。是书对言所不能显明的,以图来显明。全部之图为总图,各章之图为分图,分合之理,使人从形象中得之。而《中庸》内有三大支,于总图之外,每支另绘一图,而图有上下左右,轻重断续之别,复备录先儒之语以说之。图虽连城所创作,而其理尽原于旧说,并非臆造。是书条分缕析,尤便举业,然脉络明而后义理得。原序无年月,初本刊于乾隆间,该书有嘉庆十八年(1713)墨花书屋重刊本。

猜你喜欢

  • 黄帝阴符经集注

    见李筌等《阴符经解》。

  • 书经集传异同商

    六卷。不著撰述人姓名。或云湘阴郭嵩焘著。此书以蔡沈《书集传》为主,而商其异同。如《尧典》“允恭克让”,蔡沈《书集传》认为“允恭”为一德,“克让”为一德。此书则引吕楠曰:“允,德之积也;恭,德之显也;克

  • 肇论疏

    三卷。陈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肇论疏》故名思义,是解释僧肇所撰《肇论》一书的。旧有人称《肇论疏》为《肇论义记》。此疏在发挥肇师思想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欠。一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

  • 知足斋文集

    六卷。《进呈文稿》二卷。清朱珪(生平籍里见《知足斋诗集》)撰。此文集内容,卷一辑《瑾瑜匿瑕赋》等赋三篇、《福宁府志序》等序二十六篇。卷二辑《唐赠司空梁国公狄文惠公碑》等碑四篇、《重修兰田书院记》等记十

  • 项城袁氏家集

    十八种,六十卷。清末民国间丁振铎编。丁振铎字旬卿,河南罗山人,曾官御史。是编乃袁世传汇集其祖父袁甲三、父袁保龄、伯父袁保恒、堂伯父袁保庆四人之奏议、函牍、诗文及其他撰述,请丁振铎代为编辑并撰写首卷按语

  • 钧天乐

    二卷。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晚年自号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

  • 仁斋直指方

    见《仁斋直指》。

  • 梁书

    五十六卷。姚思廉(557-637)、姚察(533-606)撰。姚思廉,唐初史学家,字简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姚察是姚思廉的父亲,字伯审。在陈任吏部尚书,在隋做秘书丞,撰梁、陈二史,未成而卒。

  • 续四声猿杂剧

    四卷。清张韬(约1680前后在世)撰。张韬字球仲,一字权介,号紫微山人,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尝司训乌程。生活于清初顺治、康熙间。著作有《大云楼诗文集》等。所作杂剧《续四声猿》仿明代徐渭《四声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