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守城录

守城录

四卷。南宋陈规、汤璹撰。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据《宋史》本传记载:靖康末,金人入侵。时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京,至蔡州,道梗而还。会剧寇攻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府守弃城遁,父老请规摄守事,退敌。建炎元年(1127),除直龙图阁、知德安府。坚守德安孤城,九次击退敌人进攻。寻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赐三品服,俄升徽猷阁待制。寻召赴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又出知顺昌(今安徽阜阳),与刘錡同却金兵,取得顺昌大捷。又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既至,疾作,卒于任上。乾道中,追封忠利侯,后加封智敏。立庙德安,赐额“贤守”。自绍兴以来,文臣镇抚使有威声者,惟规而已。汤璹字君宝,浏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调德安府学教授。时朝廷召朱熹为侍讲,未几辞归,朝廷从其请。璹上疏宜追召,不报。由是声名大闻于时。历礼部、驾部二郎官,出知常州,入为大理少卿,进直徽猷阁。事迹具《宋史》卷四一一本传。此书凡分三种,首为陈规所撰《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其次为《守城机要》,亦为陈规撰。第三曰《建炎德安守御录》,汤璹作。三书原各自独立成帙,约于宋宁宗时合为一编。卷一《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佥言》原本夏少曾所作,备载靖康时金兵攻汴京始末。陈规在顺昌于同僚中得之,读罢“痛心疾首,不觉涕零”。痛当日大臣将帅捍御失策,因条列应变之术,附于各条之下,谓之《后序》。书中主张“守中有攻”,一味只守不攻,乃是“自闭生路”,为善守城者所不为。最后,以悲痛的语调总结了汴京失守的经验教训,“嗟乎!靖康丙午,金人以儿戏之具攻城,守御者一时失计,遂至城拔。”卷二《守城机要》,《四库提要》疑即《宋史》本传所载传世之《攻守方略》。此书皆论城郭楼橹制度,及攻城备御之方,共二十五条。非空言泛论,俱为切实可行之措施。卷三《德安守御录上》分《王在、党忠寇德安二十日引去》、《张世、李孝义寇德安四日引去》、《杨进寇德安一十六日引去》、《孔彦舟三次寇德安皆不克引去》、《董平寇德安三万人即日败去》五篇。卷四《德安守御录下》四篇,《赵寿寇德安三日引去》、《曹成、李宏寇德安自六月至二月引去》、《桑仲夏邢、尚、孙群贼寇德安三月引去》、《李安寇德安六十五日引去》。二卷书为汤璹官德安教授时,寻访陈规守城遗事而作,备述规巧思百计,九次退敌事迹。绍熙四年(1193)向朝廷进献。书中记载陈规于绍兴二年(1132)“以火炮药造下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陈规之书在当时影响很大。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诏刻《德安守城录》(即《守城机要》)颁行天下,令各地守城将领学习效法。此书刊本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

    四卷(民国十七年拓本)。马衡(1881-1955)编次。马衡,字叔平,浙江鄞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 唐韵辑本

    二卷,唐孙愐撰,清黄奭辑。孙愐生平见“唐韵”。黄氏所辑虽不丰,然与《唐韵》残卷比照分析,颇有助于了解《唐韵》梗概也。是编刊入《汉学堂丛书》,有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中印本。

  • 词致录

    十六卷。明李天麟编。李天麟,北京大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本书皆载词命之文,分制词、进奏、启札、祈告、杂著五门,中又各分子目。所采上自汉、晋,下迄于宋。但意

  • 诗绎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是书系专门研究《诗经》的诗话,分十六条。作者强调文以意为主,重视“兴、观、群、怨”之原则,并以此作为诗歌评论之标准,曰“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

  • 公穀汇义

    十二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作者认为,《公羊》《穀粱》二传重在阐发《春秋》大义,不同于《左传》之重在纪事,而《左传》失于诬妄,其事其义俱不足尽信;但《公》《穀传》二传中,有掺杂《左氏》

  • 钦定剿平捻匪方略

    三百二十卷。清奕诉(详见《剿平粤匪方略》)等奉敕撰。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北方重要农民起义军,坚持斗争十八年,活动范围达安徽、山东、河南和江苏等十个省区,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捻军起义失败后

  • 方简肃文集

    十卷。明方良永(约1506前后在世)撰。方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大约生活在正德元年(1506)前后。弘治三年(1490)进士,历官浙江左布使政,其时,钱宁方得志,众公卿不敢出一言,方

  • 昕天论

    一卷。三国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信字元直,一字德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精于天文易数之学,为太常卿。有《周易注》。《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昕天论》一卷,姚信撰,失传”。新旧唐志复著之,今佚。其名

  • 修筑宝山海塘全案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 怪石赞

    一卷。清宋荦(详见《沧浪小志》)撰。《怪石赞》是宋氏任黄州通判时,广收怪石,得其佳好者十六品,各为命名、记其状貌,并系以赞语,撰为此书。此书成于康熙四年。是书中十六品怪石的命名分别为:一是宜春胜;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