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百家诗存

宋百家诗存

二十八卷。清曹庭栋(1699-1785)编。曹庭栋生平见《易准》辞目。此书所编皆《宋诗钞》缺漏者,“选刻两宋诗人遗集以广诸选本所未及”(《自序》)。所选共一百家,始于魏野《东观集》,终于僧斯值《采芝集》,所选南宋居多,约八十余家。每家一集,前集冠有作者小传及曹氏简短评语。曹氏评诗,多引用作者本人诗句,证明自己的观点,颇有参考价值。集中编次仍照原本,集中原注也无所增损,只是对集中讹误略作订正。编排上以曹氏自己喜爱的贺铸《庆湖集》置为“百家之冠”,移到魏野之前,自坏以时代为序的体例。另外,小传中也偶有错误,如卷十称柴望为南宋时人,实则为南宋末人。此书中诗歌以反映个人生活、流连光景之作为主。在艺术上受贺铸及其他化宋诗人影响较多。其诗境界不够开阔,然而能自抒性情,空灵闲雅,颇有韵味。尤以绝句为佳,如《陈贤良隐居》:“溯洄渺渺挹清风,遥在篁墩东更东。想得柴门烟霭里,白牛闲卧绿杨丛。”其律诗也有一些耐人吟诵的佳作,如《秋燕》、《边月》等等。此书版本有乾隆六年(1741)原刊本;乾隆曹氏二六书堂刊本等。

猜你喜欢

  • 本草经疏

    见《神农本草经疏》。

  • 咏史诗

    二卷。唐胡曾(约877前后在世)撰。胡曾字不详,长沙人《全唐诗》作邵阳人。生卒年不详。曾诗有云:“故园寥落在长沙”,故从)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初累举不第,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高骈镇蜀

  • 阅耕余录

    六卷。明张所望(生卒年不详)撰。张所望,字叔翘,上海(今地名同)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此书为张所望之随笔札记,其中多有所考证,但采摭旧文者亦不少。内容兼涉谐谑、因果报应等杂事,有些类似陈继

  • 阙史

    见《唐阙史》。

  • 呼兰府志

    十二卷。民国黄维翰纂修。黄维翰(1866——1930),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呼兰府知府,龙江知府。民国初年,应黑龙江督军朱子樵聘,负责《黑龙江通志》

  • 丧服经传补疏

    二卷。叶大庄撰。大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光绪年间著成是书。此书没有序和跋。卷一从斩衰三年章到齐衰三月章;卷二从大功章到记。此书颇有新义。其可取者,如引张尔岐说,认为《礼记》

  • 周易纂

    六卷。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山西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该书用注疏本,汇集先儒旧说,间参己意,兼主义理象数,并采来知德注错综之例。多随文敷衍,词旨浅显,可取者实寡。《四库全

  • 十诫真诠

    二卷。葡萄牙阳玛诺(?-1659)撰。阳玛诺字演西,耶稣会士,1601年在果阿完成学业后,到澳门教神学六年。1601年到中国,先后在韶州、南京、杭州、宁波、南昌、福州、延平等地传教,最后死于杭州。一生

  • 考察日本学校记

    十六卷。清李宗棠(生卒年不详)撰。李宗堂安徽颍州人,官至山西候补道。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宗棠受安徽抚臣之命赴日考察教育,《考察日本学校记》即为此次考察之结果。书前有李氏自序,云近三十年日本屹然独

  • 古方考

    见《脉药联珠古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