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山帚谈

寒山帚谈

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有赵宦光(生平详见《说文长笺》)撰。此书本在《说文长笺》之中,后析出单行。其《说文长笺》穿凿附会,引据疏漏,尤为后世小学家所讥。但《寒山帚谈》一书则为书家所重,上卷共四篇,一为权衡,论十五种书。二为格调,论笔法结构。三为力学,论书法功力。四为临仿,续论书法功力。下卷也是四篇,一为用材,论笔墨纸砚及其使用之法。二为评鉴,论辨识之深浅。三为法书,论古帖,四为了义,论书家秘谛。《拾遗》一卷,是成书后所续,阐发未尽之意,每条之下注附原书某章某字。又《附录》一卷,为金石林、甲乙表及诸论。书名“谈帚”,以“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义。此书主要版本有:《说文长笺》附刊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韩诗遗说

    二卷。订讹一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又字用中,号拜经,清经学家臧琳的玄孙,江苏武进人。臧庸受业于卢文弨门下,并从钱大听、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治学根据经传,加以剖析,按照

  • 春秋说集解

    十二卷。清李道融撰。道融夏邑(今河南夏邑)人。该书辑录前人对《春秋》的有关解说,阐释《春秋》。有清咸丰甲寅(1854)强恕堂刊本。

  • 说文偏旁考

    二卷。清吴照(1755-1811)撰。吴照字照南,号青芝山人,南城(今属江西)人。乾隆间拔贡,官教谕。著作尚有《说文字原考略》、《老子说略》等。吴氏认为,求古人制字之意,必求之《说文》;而偏旁之意不明

  • 狗咬吕洞宾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

  • 医学读书记 续记 静香楼医案

    《医学读书记》三卷,《续记》一卷,《静香楼医案》一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尤氏在此书自跋中说:弱冠即喜博涉医学,自轩岐以迄近代诸书,或信或疑,辄笔诸简。可见此书乃涉猎群籍、自抒心得之言。上

  • 李刚己诗集

    一卷。清李刚己(1872-1914)撰。李刚己,字以行,直隶南宫县(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灵邱县知县。入张曾扬幕府。著有《西教纪略》、《诗集》。此集为《李刚己诗集》。仅一卷。其诗学杜甫,颇

  • 四书通证

    六卷。元张存中撰。张存中字德庸,新安(今属广东)人。胡炳文作《四书通》,详于义理阐释而疏于名物考订,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而名曰《四书通证》。该书引经据典,字字必著出处,征引详明,于人习读

  • 浯溪记

    一卷。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字牧石,号堂,华亭(今上海)人,康熙间进士,官编修,坐事罢归。喜收藏书,著述甚富,尤工诗,著有《堂集》,能别开生面。其幼时爱诵《次山集》,读其所铭浯溪山水,心神向往、康熙五十

  • 王度二石传新、旧《唐书·艺文志》附二石伪事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度二书,一曰《二石传》二卷,一曰《二石伪治时事》二卷。田融一书,则《赵书》一名《二石集》是也。新、旧《唐书·艺文志》称《赵石记》二十卷,《二石记》二十卷,并属田

  • 十国春秋

    一百一十四卷。清朝吴任臣撰。吴任臣(?-1689),字志伊,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精通天文、乐律。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撰《官历志》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