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川书跋

广川书跋

十卷。宋董逌(生卒年不详)撰。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政和中官徽猷阁待制。还著有《广川藏书志》、《广川诗故》、《广川画跋》等。据王明清《玉照新志》载之靖康末尚官司业;曾敏行《独醒杂志》称建炎时巳酉年,董逌随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又据丁特起《孤臣泣血录》载,董氏曾受当时奸臣张邦昌之伪命,替奸臣抚慰太学诸生,可见其人政治品格不足称道。然而,董氏在赏鉴书画方面,则高人一筹,颇有见地。董氏于其书原序中称其家“自上世以来广蓄异书,多有前人真迹”;其父刻苦务学、博极群书、讨究详阅、必究本原三代而上;凡有所闻钟磬鼎彝或前代刻石或书画题跋,必想方设法“宛转求访得之”,而后析别其真赝,订证其源流,“探古人用意之精巧伪不能惑,察良工之所能临摹不能乱”。家学渊深,董氏陶然天成。但南渡后,先世所藏多有亡失,只就随身携带所存兵火之余者,集撰是书十卷。《广川书跋》编录皆古器款识及汉唐以来碑帖,末尾亦附宋人数帖。卷一、卷二共收四十条盖战国之前虞、夏、商、周之钟、尊、铭文等;卷三盖战国时期之鼎铭、钟铭、戟铭等二十三条;卷四则收秦时铭文、篆书等十条;卷五收两汉之碑铭、石经等二十七条;卷六收魏晋六朝及隋之碑、表、铭、帖,包括《兰亭序》、王逸少《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名帖计三十八条;卷七、卷八、卷九收录唐朝之法迹名帖共计七十三条;卷十收五代至宋书帖共十三条。卷下收注条目,条目下列传,详记其来源出处,流传轨迹,考证真伪,无不精审其据,确凿为文。如董氏考证孙叔敖碑不可信,条目下旁征博引,指出“西汉诸儒犹不能定其时代及名字,而后代妄为记录”,是不正确的。是书引征繁复详尽,旁征之书亦多引述,虽不乏舛误,但犹不损其鉴别之精。该书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书学赏鉴著作。有《津逮秘书》本、《书苑》本、《八千卷楼》有钞本、《槐庐丛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适园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重校古经解钩沉

    三十卷。清余萧客(详见《古经解钩沉》)撰,柳荣宗(详见《穀梁大义述》)校。本书早已收录于《四库全书》,刊版于乾隆六十年,其后书版归丹徒鲁氏。到道光庚子年重加补葺,嘱托柳荣宗校勘。荣宗通检萧客原注出典,

  • 尚书故

    三卷。清吴汝纶(1840-1903年)撰。吴汝纶字贽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官至冀州知州,后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为桐城派的后期代表作家,曾师事曾国藩,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

  • 周易荀氏九家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谓:“九家或云即淮南九师,或云荀爽集古易家凡是,皆非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荀爽九家集注》十卷,因荀爽为主,故称荀九家,张氏以为荀氏九家即六朝人说荀易者,凡九家。学者

  • 味义根斋全书

    五种,十八卷。清谭沄(详见《禹贡章句》)撰。五种为《禹贡章句》四卷附《图说》一卷、《春秋日月考》四卷、《孟子辨证》二卷、《国语释地》三卷、《古今冬至表》四卷。《禹贡章句》综辑群书、参考众说,而成此书,

  • 御定资政要览

    三卷,后序一卷。清爱新觉罗·福临(见《御注孝经》)撰。该书凡三十章,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弘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一百七十六卷。清圣祖玄烨(生平详见《御制诗集》)撰。。此集前后共分四集。前三集为大学士张英等所编。《初集》收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作,凡四十卷;《二集》收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三集》收

  • 读易初稿

    八卷。清丁叙忠撰。丁叙忠字秩臣,湖南长沙人。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证以本经,验以人事,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人们

  • 推春秋日食法

    一卷。清施彦士(详见《春秋朔闰表发覆》)撰。该表据嘉兴人徐发所订天元历理,推断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共三十四次。该书收入作者所著《求己堂八种》中,有道光十二年(1832)刊本。

  • 玉山词

    不分卷。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不遇而还,后为江阴知县,颇有政绩。著有《八纮绎史》、《纪余》、《玉山词》等。本书共收小令五十九,

  •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