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雅义疏

广雅义疏

二十卷。清钱大昭撰。钱大昭(1744-1813)字晦之,号竹庐,又号可庐,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大昕之弟,比大昕小二十岁,事兄如严师,得其指授,时有两苏之比。淡于仕进,嘉庆元年(1796年)方举孝廉方正,赐六品顶戴。学不及其兄,但淹贯群籍,亦颇知名。所著尚有《说文统释》、《诗古训》、《经说》、《尔雅释文补》、《两汉书辨疑》、《三国志辨疑》、《后汉书补表》、《补续汉书艺文志》、《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等。《广雅》一书清以前仅有隋曹宪音释,成《博雅音》。至清乾嘉之际,《广雅》始为学者所重视。其时治《广雅》者三家,一为王念孙,一为卢文弨,一为钱大昭。王氏成《广雅疏证》二十卷,卢文弨之书未成,钱大昭成《广雅义疏》二十卷。是编前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桂馥序。卷首冠以张揖上《广雅》原表、所考卷数、曹宪音释三则。卷中依《广雅》分卷原数,各析其卷为二。按原释各条遍征群书,分疏其下。凡字讹者、文脱者,皆据各本考订,随文举正之。是编之成,先于王氏之《疏证》。二书相较,《疏证》分曹宪音别自为编,是编则仍各本之旧,附隶诸字正文之下;《疏证》于所补脱字,皆附疏于各条之末,是编则但列其字于各条之末,不疏其义;二书体例略有不同。所补正脱文讹字则互有详略。论者谓是书搜辑之博、疏解之精,可与《疏证》并驾齐驱,唯《疏证》侧重以声音通训诂,是编则侧重疏解文字耳。此编约成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未见刊行,仅有钞本流传,后稿本流落日本。1939年辅仁大学图书馆据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钞本晒蓝;1940年日本东方静嘉堂文库据钞本影印。

猜你喜欢

  • 江上云林阁藏书目

    四卷。清倪模辑。倪模(1750-1825),字预抡、遇春、遇村,号遇存,又号韭瓶,江西望江人,目录学家。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凤阳府教授。好藏书,搜集典籍,每遇旧本异书,必以重价购买,家藏七万余

  •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

  • 东林书院志

    二十二卷。清高隆等辑,许献重修。高隆,无锡人。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迄清雍正止,共有四位作者,但传世甚少。志创始者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 霍山县志

    ①八卷。清甘山修,程在嵘纂。甘山字岱登,号鳌峰,江西奉新县人,进士,乾隆三十年(1766)来任霍山县知县。霍山旧志,创于明万历十七年,知县陈维翰始纂辑之。天启二年,知县陈先春复修之,迄于清代,顺治十八

  • 集解孝经

    一卷。晋谢万撰。清马国翰编辑。谢万字万石,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官至散骑常侍,为谢安之弟。隋《经籍志》载:“《集解孝经》一卷,谢万注”,唐志则只载谢万注,不云集解,卷数相同。邢昺正义引四节,马国

  • 章江集

    五卷。清安世鼎(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安世鼎字铸九,汉军镶红旗人,生卒年不详。由保德州知州官至江西巡抚。著有《雪桥诗话》,并行于世。本集所收皆江西任上所作,安世鼎自辑历官奏疏、公牍、条告诸篇,后面

  • 增定玉壶冰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

  • 麟旨明微

    十二卷。明吴希哲(生卒年不详)撰。希哲字睿卿,青溪(在今南京市)人。该书是为科场制义而作,供学子揣摩。取《春秋》经中及三传解经处可作试题的,截其中二三字拟定题目,各以一破题概括其意,进行讲解,诠注作文

  • 南宋名臣言行录

    十六卷。明尹直撰。尹直生平事迹见《名相赞》条。《南宋名臣言行录》一书本是为接续南宋学者朱熹的《名臣言行录》而作,录陈俊卿以下123人事迹。书前有弘治十六年(1503)自序。但该书和朱熹《名臣言行录》例

  • 许甘第大传略

    不分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许来白译。作者曾著有《徐光启行略》。许甘第大即许氏甘弟大,“甘弟大”为教名,许氏是徐光启的孙女,信奉天主教,明末江西、四川、河南等地始有天主教堂,都得到过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