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

二卷。宋陈岩肖(约1147前后在世)撰。陈岩肖,字子象,自号西郊野叟,金华(今属浙江)人。宋钦宗靖康中,曾游京师天清寺,汴京失陷,其父德固遭难。绍兴初,官建康。绍兴八年(1138),以任子中词科,仕至兵部侍郎。是书记其于靖康年间游京师天清寺之事,犹及北宋之末。据书中所记内容推断,此书当成于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上溯靖康已六十年,为陈氏晚年之笔。卷首先载宋、汉唐累朝御制,附以汉高帝、唐文皇、宣宗三条。次即历叙唐、宋诗家,各为评论。而于元祐诸人,征引尤多。其中如赵与峕《宾退录》所称虞中琳送林季仲诗,殊嫌陈腐。又厉鹗《宋诗纪事》所载蔡肇《睦州诗》“叠嶂巧合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句,实为杜牧之诗。亦间错乱谬误。其论山谷诗派一条,深斥当时学者未得其妙,而但使声韵违逆,词语艰涩,以为江西格,尤为切中后来之病。至遗篇佚句,缀述见闻,也间有宋人诗集所未载者。宋末左圭尝辑入《百川学海》中,但题西郊野叟述,而佚其名氏。明胡应麟《笔丛》据中间论“皇太子作诗”一条,自题其名,始考定为陈岩肖所作。有《百川学海》本、《学海类编》本、《艺圃搜奇》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五十一卷。清储欣(1631-1706)编。储欣,字同人,宜兴(今江苏)人,博通经史,早年以制艺闻名于东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十始领乡荐,试礼部不遇,遂杜门不出,著书教授以终。著有《在陆草堂

  • 屏风帖

    一卷。宋王允初刻。王允初,生平及里贯不详。据《唐会要》载,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正观”(可能是“贞观”之误题)十四年(641)书有“真草书屏风”,尽述前代得失与治乱之迹,以示群臣,且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 漆园卮言

    二十四卷。明庄起元(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庄起元,字仲孺,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此集大抵为应酬之作,下至吏牍、公移、告示,无不汇录。且编次繁复,目中

  • 大易通解

    十五卷,附录一卷。清魏荔彤撰。魏荔彤字念庭,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大学士魏裔介之子。以诸生循资入为内阁中书,历官凤阳同知,漳州知府,江常镇道兼署江苏按察使。为政有声,因忤大吏去官,寓居苏州。雍正四

  • 广宏明集

    见《广弘明集》。

  • 治河四策

    一卷。李佳白撰。李佳白(Gilbert Rdid,1857-1927)),美国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先后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曾获神学博士学位。清光绪八年(1882)来中国,在山东烟台

  • 恒轩所见吉金录

    不分卷。清吴大澂著。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人,清末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和湖南巡抚。精于金石文字之学,将出

  • 福安县志

    ①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

  • 类隽

    三十卷。明郑若庸(生卒年不详)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昆山(今属江苏)人。郑若庸精诗古文,兼工词曲。少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受赵王厚煜聘,入府著书。历经二十年,仿《初学记》、《艺文类聚》而编成此书

  • 重学

    十七卷首一卷。英国胡威立(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口译,海宁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笔述。所谓重学,今称为力学,又名机械学。西方力学传入中国,首推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