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解诂

春秋左氏传解诂

二卷。汉贾逵(30-101)撰,清马国翰辑。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人,贾谊九世孙,东汉著名学者。弱冠能诵《左传》及《五经》,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兼通五家《穀梁传》,诸儒称之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据《后汉书》本传记载,贾逵父徽曾从刘歆学《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以古文学为主,兼通今文,尤明《左氏传》、《国语》,作《解诂》五十一篇,汉明帝永平中献《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馆。建初元年(76)受诏条例《公羊》、《穀梁》二传不如《左氏传》者四十事,章帝嘉纳,令逵自选《公羊》严(彭祖)、颜(安乐)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传》,迁逵为卫士令。和帝时官至侍中,以老病请归。贾逵的著述,除《左传》、《国语》解诂外,尚有《周官解诂》、《左氏条例》、《春秋左氏长经》、《春秋三家经本训诂》、《春秋释训》、《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等。古文经学自刘歆提倡以后,至贾逵而大行于世。《春秋左氏传解诂》隋唐志并著录三十卷,其书散佚。宋王应麟辑《古文春秋左传》十二卷,中载贾逵佚说,马国翰补缀为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从佚文看,贾逵解释《左传》,比较注意名物训诂和史实的说明,体现了古文家的特点,但在治学的整体上仍然比较重视义例的发明,并杂取《公羊》、《穀梁》二传以释《左传》。贾逵的《左氏》学在汉魏时期有很大影响。王肃多主贾逵之说,孙毓著有《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申贾而驳服。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行,汉魏注解大多亡佚。清人武威张澍辑有《贾逵左传解诂》,见《二酉堂丛书》目录,未刊。马国翰此本附有所辑《长经章句》一卷,谓《左传》学传于后世,贾逵之力为多。《春秋左氏传解诂》还有清王谟《汉魏遗书抄》辑本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皇清文颖

    一百二十四卷。清陈廷敬(?一1712)、张廷玉等奉诏编修。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进士。曾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入值南书房。修辑三朝《圣训》、《政治典训》、《一统志》、《明

  • 莘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郑表、汪锡康修,孔广文纂。周郑表,光绪末年任莘县知县。汪锡康光绪末年继任周郑表为知县。孔广文字翼轩,县训导。周郑表宰莘县,锐意修志,督催士绅依例采录,延儒学训导孔广文编纂,甫竣,周郑表去职

  • 佩兰室诗集

    一卷。清杭佩兰撰。杭佩兰,生平不详,江苏江都人,刘伯和之妻。清末诗人。此书有宣统元年(1909)排印本。书前有杭积昌、解崇辉所作的序言,书后有王鉴所作的跋语。共收六十五首诗,书末附其夫刘伯和《莱州攀辕

  • 海珊诗钞

    十一卷。《补遗》二卷。附《明史杂咏》四卷。清严遂成(1694-?)撰。严遂成,字松瞻,一作松占,号海珊,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累官云南嵩明知州,因事罢职。以工诗名世,其咏明史

  • 字考启蒙

    十六卷。明周字(生卒年不详)撰。周宇字必大,西安左卫(今属陕西)人。嘉靖己酉(1549年)举人,官户部主事。这是一本正字的书,分为四考:正形、殊音、辨似、通用。前三门以《洪武正韵》分部编次,惟“通用”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见《真灵位业图》。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湖海文传

    七十五卷。清王昶(详见《金石萃编》条)编。王昶于嘉庆八年(1803)编《湖海诗传》后,复于嘉庆十年(1805),即逝世前一年,辑《湖海文传》。《文传》本《诗传》之例,就生平师友及门下士所作汇为一集。《

  • 孟子集注指要

    二卷。清董锡嘏辑。是书本于《朱子集注》而申明其未显未尽之说。锡嘏以注证经,熟审于文气语脉之间,颇见融洽。所求义理,与他书讲读法不同,也有时能见其大。如“齐宣王问”章,谓“孟子时,民困已极,故其告君论政

  •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一卷。唐代释法顺(556-640)撰。法顺,俗姓杜,雍州(今属甘肃境内)人。十八岁出家为僧,依因圣寺珍禅法师受业。法顺学高法深,声闻朝野。唐太宗时,曾允许他进入内庭禁地。他弘法传教,著述受业凡八十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