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超任总教习,蔡深受谭、梁新思想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遇害,梁启超亡命日本。蔡奉梁启超函,于1889年东渡日本。1902年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经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实习后,又于1903年冬毕业于东京士官学校。蔡从日本归国后,先后在赣、湘、桂等地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蔡在云南响应,于10月30日在昆明发难。蔡被推为云南都督。袁世凯包藏祸心,复辟独裁。1913年调蔡锷入京,委以参政院参议等职,加以笼络,蔡极为憎恶,于1915年12月潜回云南,宣布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胜利后,蔡由于积劳成疾,1916年11月在日本病院逝世,时年34岁。《曾胡治兵语录》是1911年初任云南新军协统时编辑。曾即曾国藩、胡即胡林翼,皆近代湘军首领。蔡到任后,深感军队风气败坏,纪纲废弛,决心加以整顿。遂“分类凑辑”曾胡有关治军用兵的言论,每条“语录”末,皆注明“以上曾语”,“以上胡语”字样。蔡于每章末皆加上自己的按语,以阐发对曾胡言论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此书凡十二章,约一万四千字。篇次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将材一章,主要论军队高级将领应具备的素质。曾、胡十分重视对将领的选拨,“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蔡锷在章末按语中评曰:“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取义至精,责望至严。西人论将,辄曰天才,则曰天所特赋之智与勇。而曾、胡所同唱者……尤为扼要探本之论”。蔡锷引古述今,比较中西,其军事思想由此可见一端。用人一章,主要论述军中下层军官的选拔。胡氏曰:“营官不得人,一营皆成废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废物。什长不得人,十人皆成废物。滥取充数,有兵如无兵也。”尚志、诚实、勇毅、公明四章,皆论将领修养、品质问题。蔡氏对此引申发挥,要求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大义的信守。严明、仁爱、勤劳、和辑四章,所论均为军队的方略和准则。兵机、战守二章,具言作战谋略。总言之,前十章论选将,整军的问题,后两章专论战略战术。曾、胡治兵的言论经蔡锷精心删选、分类编辑之后,条理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突出,便于人们学习和借鉴。此书成于1911年夏,但流布未广。蔡锷逝世的次年,才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梁启超为此书作序。后收入《松坡遗集》中。此书的影响很大,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书名曰《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两年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又将此书重印出版。此书的版本极多,不一一备举。最早本为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石印本,今藏云南省图书馆。通行本有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好古堂书目

    无卷数。清姚际恒编。此为家藏书目,依四部编排,不附解题,前冠康熙五十四年(1715)姚之骃(1696-1766,姚际恒侄)序,后附《好古堂收藏宋元版本书目》。经部十二类:经总、易、书、诗、春秋、三礼、

  • 滇行日记

    二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游桃源山记》、《白云村文集》、《滇南集

  • 明皇杂录

    二卷。别录一卷。唐郑处诲撰。生卒年不详。郑处诲字廷美,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该书成于大中九年,有处诲自序。《

  • 随盦所著书

    四种,五卷。清末民国初徐乃昌撰。四种为《续方言又补》二卷、《续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皖词纪胜》一卷、《南陵县建置沿革表》一卷。徐乃昌认为杭世骏《续方言》等,多重隋以前书,唐宋诸书,大半遗而未收,因就

  • 四书论

    清王伊编辑。是书专辑四书题论,自唐至清凡百篇,不分卷。始于愈韩颜子不贰过论,终于阙名乡原论,系从诸家文集录出。有就一书或一篇为题者,如中庸论,二孟总论,乡党论之类;有就一人一事为题者,如舜帝无为论,泰

  • 毛诗单疏校勘记

    三卷。近人刘承干撰。承干字翰怡,浙江吴兴人。承干刻有《嘉业堂丛书》若干种行世。《毛诗单疏》即为其中一种,此书为杨守敬随使日本所访得。原藏日本东京竹添井井居士家。原书本四十卷,今本首七卷缺,只存自第八卷

  • 通诂

    二卷。清李调元撰。调元生平见“奇字名”。是编前有自序,其述是编缘起云:例仿《尔雅》,义取《释名》,立言必简而该,疏注必雅而典。好学者或偶而失之,善忘者可俯而拾也。篇分二十,卷厘上下。虽小学要必归于适用

  • 四书古人典林

    十二卷。清江永(详见《四书典林》)撰。是书分帝王、古贤、圣贤、诸侯、大夫、杂人、列女各部,凡二百余人,大旨为举业而作,但跟坊行诸本迥然有别。向来援引错谬,江永都一一为之订正删削,其中尤其重要者,如孔子

  • 平海纪略

    一卷。清温承志(生卒年月不详)撰。温承志,山西太谷人。历任道员、按察使。该书记录作者从两广总督百龄平“海寇”事。时“海寇”数万,主要有李尚清、梁保、吴知青、郭学显、张保、麦有金六大股。嘉庆十四年(18

  • 静观堂墨刻

    四卷。清赵继元书。赵继元字梓芳,号养斋。此帖临苏书一卷、米书一卷、赵书二卷。其书学赵孟頫,而结字皆长体,一味圆熟,笔法少变化。赵继元虽也临苏东坡,临米南宫,但都与临赵孟頫一样。其临苏书作题跋说,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