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烟霞万古楼文集

烟霞万古楼文集

六卷。清王良士(生卒年未详。)撰。王良士原名昙,字仲瞿,号蠡舟,又号昭明阁外史,浙江嘉兴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良士少负狂名,言论举动,皆不与众人同。尝自言: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故其为文无不奇肆,而以雄博见长。虽流传者不及陈维崧卷帙之富,然纵横磅礴,已自名家,其《谷城西楚霸王墓碑》,宝光鼐评为二千年以来,无此手笔,洵非虚美。此集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钱泳刻于邗江,印刷无多,版毁于火,故传本极希。光绪七年(1881)湖北官书局刻袖珍丛书本。较此本多《代华顶百五十茅庵乞米启祭光禄大夫素香公文》、《为师岛门刺史送琴师》《张燮堂道士入东磊山序》三篇,其余次序,亦与此不同。盖其别有所据,非从此本出。而其残阙处,则亦与此本同。盖良士生前未自存稿,没后其文始传,原本残阙,故亦无从校补。吴振棫《杭郡诗续辑》,载吴白华总宪,荐其能为***,可灭楚蜀教匪,疏上吴以罢官,然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续编》,引《弇榆山房笔谈》云:吴白华先生有钦,王仲瞿座师也,先生官总宪,荐仲瞿精五雷法,可制邪教。仲瞿以诗却之。有“百里雄雷荐孝若,八州生铁铸颜回”之句。又《松轩随笔》云:吴白华侍郎,曾馆于和珅家。仲瞿三上书于白华,请参和珅。三书今载集中,观之犹觉气挟风霜,力排山岳。然则白华后以党附和珅旧职。若听仲瞿之言,犹不以晚。盖乃进取失据,反藉荐仲瞿***法,欲轻脱其罪,而以此累及仲瞿,是可哀已。然事实是良士未尝累省钦,实省钦累良士,振棫之言,不足信。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

猜你喜欢

  • 覆瓿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约1398前后在世)撰。朱同,字大同,白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

  • 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又称《贞观公私画录》,亦简称《公私画录》。唐裴孝源撰。裴孝源,其生卒年及里贯不详,生活在贞观显庆年间,曾官至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按《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裴孝源有《画品录》一卷,现已传佚;据张

  • 牧鉴

    十卷。明杨昱(生卒年不详)撰。杨昱,字子晦,别号东溪,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汇辑成帙,共十卷,分为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四类。每类下又各有子目,四类

  • 乙丙纪事

    一卷。清孙奇逢撰。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晚年号岁寒老人,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因他晚年在苏州夏峰讲学,故当时学者尊称为夏峰先生。明熹宗天启五年(162

  • 禹城县志

    ①八卷。清王表纂修。王表字左沧,安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禹城知县。王表掌禹城,正逢朝廷檄征邑志,王表奉命纂修。因袭明志甚多,历时二月而成。《禹城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建置沿

  • 周庄镇志

    六卷,首一卷。清陶煦纂。周庄亦名贞丰里,元和县一隅,在苏州府城东南六十里,西南接吴江,东接松江青浦。此镇为明富人沈万三之故居,旧系村落,自沈氏始辟为镇。此志六卷,首一卷:卷一界域、水道、胜迹、物产;卷

  • 昆林小品

    三卷。《昆林外集》。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贞白,一字昆林,号石生,又号贞庵。柏乡(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任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卒谥文

  • 唐子

    一卷。原题吴唐滂(252-?)撰,清马国翰辑。唐滂,字惠润,三国时吴人,生于吴太元二年(252),撰有《唐子》十卷,约成书于吴亡入晋之后,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抄》、《艺文类聚》、

  • 本棉谱

    一卷。清褚华(生卒年不详)撰。褚华,字文洲、秋萼,上海人。大约生活于乾隆时期。《木棉谱》引用了一些前人对木棉的记述和考证,着重讲述了木棉的种植方法及轧花、弹花、纺纱、织染用具等。《木棉谱》是上海一带种

  • 六书假借经征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