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宰辅录
二卷。清潘世恩(生卒年未详)撰,沈桂芬续编。世恩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谥文恭。桂芬字经笙,宛平(今属北京市)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熙朝意为盛朝,代指清朝。宰辅指大学士,昔之所谓“参机务、执枢要”者。该书辑录清朝大学士之姓氏籍贯,及在任始末。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世恩与大学士穆彰阿成书,咸丰时增订重刻。光绪三年(1877年)桂芬续若干人。现有通行本。
二卷。清潘世恩(生卒年未详)撰,沈桂芬续编。世恩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谥文恭。桂芬字经笙,宛平(今属北京市)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熙朝意为盛朝,代指清朝。宰辅指大学士,昔之所谓“参机务、执枢要”者。该书辑录清朝大学士之姓氏籍贯,及在任始末。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世恩与大学士穆彰阿成书,咸丰时增订重刻。光绪三年(1877年)桂芬续若干人。现有通行本。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
一卷。清王廷鼎撰。王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佚字辑说》。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以许氏《说文》为据,或发掘其未竟者,或揭示其未及者。纵观全书,得失相参,有些说法纯属臆测,于古无征。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
六卷。《诗钞》十卷。清王应奎(1684-?)撰。王应奎,号东溆,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人每与朋好相见,辄以文字切磋不倦,曾与侯秉衡、陈亦韩、汪西京结诗课。著有《京江耆旧集》、《柳南
不分卷。清常茂徕(详见《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撰。茂徕先撰《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六卷,又鉴于各国君王卿大夫皆有谱系,王后及诸侯夫人、妃妾、子女及各国诸臣的妻妾子女姊妹姻娅等若无谱以维系,不免仍有遗
十四种,十七卷。清沈豫(详见《皇清经解提要》)撰辑。沈豫著有《蛾术堂集》十四种。收书有《皇清经解渊源录》一卷外编一卷、《皇清经解提要》二卷续编一卷、《群书提要》一卷、《读经如面》一卷、《读易寡过》一卷
三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孔广森,曲阜(今属山东省)人。字众仲,一字撝约,号轩。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曾官检讨。以孔子六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少曾受业于戴震、姚鼐,专攻经史小学,
二卷,补一卷。清刘喜海辑。刘喜海(1793-1852),字燕庭,山东诸城人。金石学家。刘氏曾在陕西、四川等地做官,获得关中所出周代铜器、秦诏版、汉泥封、新莽十布、唐善业泥等物;在四川则收集到宋代多种铜
十二卷。明姚舜牧(1543~?)撰。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历任新兴、广昌二县知县。年过六十,撰《五经疑问》,八十以后,又重订《诗》、《礼》二经及此书,其《序》并载
二十卷。旧本题明屠隆(生卒年不详)撰。屠隆著有《篇海类编》。本书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都是市井幢轴之词。俗陋可笑。《四库全书总目》云:“隆虽佻荡不检,游谈无根,然其谬尚不至此。殆坊贾所托名
九卷。清李榕(?-1889)撰。李榕,原名甲先,字申甫,四川剑州(今剑阁县)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入词林、散馆改礼部主事。官至湖南布政使。是集凡九卷,分为四类。计文集一卷、诗集二卷、书札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