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清经解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惕、姜宸英、臧琳、冯景、蒋廷锡、惠士奇、王懋竑、江永、吴廷华、秦惠田、全祖望、杭世骏、齐召南、沈彤、惠栋、庄存与、卢文弨、江声、王鸣盛、钱大昕、翟灏、盛百二、孙志祖、任大椿、邵晋涵、程瑶田、金榜、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钱塘、李惇、武亿、孙星衍、胡匡衷、凌廷堪、刘台拱、汪中、阮元、张敦仁、焦循、江藩、臧庸、梁玉绳、王引之、张惠言、陈寿祺、许宗彦、郝懿行、马宗梿、刘逢禄、胡培翚、赵坦、洪震煊、刘履恂、崔应榴、方观旭、陈懋龄、宋翔凤、李黼平、凌曙、阮福、朱彬、刘玉麐、王崧、严杰,共七十三人,书一百八十余种。咸丰庚申年续刊时增了冯登府一人,书二种。同治庚午年又续刊,增许鸿磐一人,书一种。自李福泰离开广东,携《尚书札记》的底板归山东,所以后来的刊印本缺末一种四卷。这是此书的大致情况。按,阮元作《汉学师承记序》,有云:“元尝思国朝诸儒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剪截,引系于群经章句之下。譬如休宁戴氏解《尚书》‘光被四表’为横被,则系之《尧典》。宝应刘氏解《论语》‘哀而不伤’即《诗》‘维以不永伤’之‘伤’,则系之《论语·八佾》篇,而互见《周南》。如此勒成一书,名曰‘大清经解’。徒以学力日衰,政事无暇,而能总此事、审是非、定去取者,海内学友,惟江君暨、顾千里二三人。他年各家所著之书,或不尽传,奥义单词,沦替可惜,若之何哉!”此书书版藏广州学海堂,故亦称学海堂经解。严杰字厚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夏修恕,江西新建人,嘉庆壬戍年进士,刊书时官广东督粮道。有道光至同治刊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世纬

    二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字永之,号胥台,吴县(今属江苏)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等职。以病告归,读书于横塘别业。著有《皇明献实》、

  • 荷亭辨论

    十卷。明卢格(生卒年不详)撰。卢格字正夫,东阳(今属浙江省)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除贵溪知县,多惠政。擢江西道御史,以母老乞归。尝筑荷亭三楹,日取古人书读于其中,持论多与朱子异同,其诗亦有风

  • 异号录

    见《实宾录》。

  • 积书岩诗选

    清刘逢源(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刘逢源,字津逮,广平(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与同里申光涵相唱和,明亡之后,转徙江汉、淮海之间,康熙时为贡生。是集分初集、二集,后附《前后漫兴诗》各五十

  • 清芬录

    一卷。清陈文騄辑。此录所记为清陈大受(详见《陈可斋年谱》)事迹。文騄系大受十三世孙。此录首列国史《陈大受传》,其下依次为:陈世倌所撰墓志铭、彭维新所撰神道碑、郭焌所撰祭文、石韫玉所撰吊大受诗、方苞、鄂

  • 顾氏石刻

    一卷。清顾沅辑。此刻首行空而未镌,是帖名未定。其中多顾氏藏印,而顾沅多刻书,所以必为顾氏所刻。内容是:李东阳《金丝堂铭》、《吴山归老诗序》、《会文联句》、《赠陈白沙诗》,杨一清诗一种、手简一种,张居正

  • 李氏山房诗选

    六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是集凡六卷乃皇甫汸所选。分体编次,间有评语。然并非其全集。人评:“其诗大抵和粹淡雅,时有清丽之作,但缺乏风骨和研炼。”此本四

  • 莲心室遗稿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 东涯集

    十七卷。明翁万达(1498-1552)撰。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揭阳人。明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任梧州知府,有政绩。擢广西副使,惩办不法土官有功,后历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巡抚。

  • 酆都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蒋履泰纂修。蒋履泰,曾任都县知县。酆都县志创修于明弘治间,主笔者为邑人杨孟瑛,再修于清康熙间,主修者为邑令王廷献,编纂者为邑举人林坚本。嘉庆中邑令瞿颉续修,纂辑者为巴陵举人刘维理,但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