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盘谷集

盘谷集

三卷。清释智朴(生卒年未详)撰。释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居盘山四十余年。当时盛流,如朱竹垞、王渔洋、宋牧仲,皆与订交,尺牍往还无虚月,所著《盘山志》,详略有法。此集为乾隆时命翰苑诸臣重为编定。前集二卷、后集一卷,两本皆行于世。宋牧仲序其集曰:禅道在妙悟,惟诗亦然。严沧浪尝以是论诗,大抵透彻玲珑之悟,不容于语言文字求之,拙公与余方外交,盖有道而能诗者。兴会所触,即庭前柏树翠竹黄花,无非禅亦无非诗,如慧达庐山咏、皎然抒山诗、觉范石门文字禅,充其妙悟,何尝不可参最上乘,拙公雅不欲以诗鸣。而随地说法,勤成天籁,不似食烟火人语。若斤斤然较量格律声调,何足语夫性灵之真哉。王式丹序,则谓其以禅札为诗趣,寓意于物面而不留意于物,非有道者不足与乎此。其为诸诗老称赞如此。今其集已罕有。天津徐氏辑有清《诗汇》,求其集而不得,仅据《盘山志》入录。崇教寺有《青松红杏图》,二百余年,题咏甚富,是拙公遗迹之仅存者,当与此集并存不朽。有青沟禅院本。

猜你喜欢

  • 太清神鉴

    六卷。旧题后周王朴(生卒年不详)撰。王朴,曾事周世宗为枢密使,博学多智,善于用兵作战,通晓阴阳律法。此书专论相法,疑为宋人托名之作。书前有原序一篇,自述作此书宗旨。相法一脉,自古有之,各家之说,或同或

  • 靖海纪事

    二卷。即《靖海记》三卷。

  • 全像类编皇明诸司公案传

    见《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 真草干字文帖

    一卷。隋僧智永书,宋薛嗣昌刻。薛嗣昌,生平里贯不详。隋僧智永为王羲之七代孙,家传书学,精于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据薛氏之题跋,该帖便是据其中之一传本——“长安崔氏藏本”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师暇裒言

    十二卷。明吴桂芳(?-1518)撰。吴桂芳,字子实,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历杨州知府,御倭有功,迁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著有《师暇裒言》。是集凡十二卷

  • 孝经六艺大道录

    一卷。曹元弼撰。曹元弼江苏吴县(今吴县)人。官至内阁中书。是书仅《述孝》一篇,推原孝出于天性,亲者天性,严亦天性。人之性既亲严其父母,顺而推之,可以无所不亲,无所不严。无所不亲之谓爱,无所不严之谓敬。

  • 杜工部诗评

    十八卷。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生平事迹见《玉溪生诗意》条。屈复于杜诗,用功至深,故能指摘其疵类。有明王世贞、王慎中,清王士祯、宋荦、邵长蘅五家评本,早已刊行。此则仅此传抄秘迹,于五家外,

  • 古事比

    五十三卷。清方中德(生卒年不详)撰。方中德字用伯,桐城(今地不详)人。此书以古事之相类者,排比成编。但征引虽广博,也难免遗漏。如父子一门,分世业和世经术。书中以世业属之随会、士匄、王羲之、王献之。以经

  • 杨氏家集

    六种,七卷。无编纂者姓名。全书所收为自杨春茂至杨灏五世撰述,大半为未刊之稿本。第一种前附《家乘》,记杨春茂以下四代碑志传状,之后为杨春茂《先中宪公文集》。杨春茂字奎东,崇祯年间举人,官至甘州副使。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