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林琴雅

秋林琴雅

四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鄂事迹见《梅少集》辞目。此其词集第一卷四十七首,第二卷三十八首,第三卷三十五卷,第四卷四十一首,共一百六十一首。词似同于朱彝尊一派,故有朱、厉二家之称。其实鹗词不为朱派所限,盖彝尊以南宋为最高,鹗并不以姜、周、张、王为止境。其骚情雅意,曲折幽深,声调高清,丰神摇曳,此境不易到之。〔谒金门〕云:“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纷艳,西风无处灭。”感时览物,寄托深微。又鹗词雕琢字句,不见其迹,弥觉其笔力精拔。如〔壶中天〕云:“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高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拏音遥〕云:“西岩渔父初宿,心忆汐社沈埋。清独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两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屋,峰危限月,轨影摇空绿,随流飘荡,白云还卧深谷。”又皆骚雅遒逸,读之忘疲。细绎鹗词,确以南宋为基,又逞其才力,颇欲沿流以溯源。此本为重刻者,中有校语,最为适用。惜刊印不工,时见模糊之处,有酒边人倚红楼汪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翰墨选注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 古今春秋盟会图

    一卷。汉严彭祖撰,清王谟(详见《汉魏遗书钞》)辑。梁阮孝绪《七录》著录有《严氏春秋左氏图》十卷、《古今春秋盟会图》一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春秋公羊传》,严彭

  • 周易传义合订

    十二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44)进士。官至大学士,谥号文端。此书因程颐《易传》、朱熹《易本义》互有异同,故互相参照编为一本,不再两说均可

  • 江忠烈公遗集

    二卷。清江忠源(1812-1854)撰。其事迹见《江忠烈公后集》(辞目)。是编首载左宗植题辞称:“忠源之所言者皆其所行,他人不能为其人,宜不能为其诗。”是集凡数刻,早为咸丰五年(1855)一卷本;次为

  • 恪靖公年谱

    又名《胡泰舒先生年谱》,一卷。清王永祺(1701-1766)编。永祺字延之,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系谱主之友。谱主胡宝瑔(1695-1763),字泰舒,安徽歙县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历任顺

  • 圣贤群辅录

    二卷。一名《四八目》。旧本附载《陶潜集》中。唐宋以来,相沿引用,承伪踵谬。今本《陶潜集》实为北齐仆射阳休之所编。阳休之在序录中称:其集先有两本。一本六卷,编排混乱。萧统所撰八卷,又少《五孝传》及《四八

  • 阴证略例

    一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此书撰成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专论阴证,首列《内经》阴阳脉例,再举三阴证,采伊尹、扁鹊、张仲景、王叔和、许叔微、韩祗和、成无己诸说,书末附“海藏治证”八条。

  • 太平金镜策

    八卷,附《答策秘诀》一卷。元赵天麟撰刘锦文编。天麟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自称东平布衣。其书以建八极、修八政、运八枢、树八事、畅八脉、宣八令、示八法、举八要为纲,而系以六十四子目。文皆俪偶之词,无所建白。卷

  • 智者大师别传

    一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智者大师别传》一书。灌顶作于隋仁寿元年(601),全传约有一万余言,详载智者大师智生平事迹。其目的在以此来昭示盛德,引导后学。灌顶在其著《国

  • 拜经堂丛书

    十种,六十一卷,附录二卷。清臧庸(1767-1811)编。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经学家臧琳玄孙,江苏武进人。从师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帮助阮元汇辑《经籍籑诂》等。十种有《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