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考补正

经义考补正

十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四库全书总目》把朱彝尊《经义考》列入史部目录类,很不合适。张之洞《书目答问》把它列入经部总义类,较为妥当。方纲本书也是如此。本书虽多补正,但往往有举其细而遗其巨之感。如《经义考》第一卷,认为《易》以“连山”冠其首,实在不妥,但并未深加辨析。按:连山,《汉志》、《隋志》均无,据《北史·刘炫传》载,当地牛弘启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刘炫于是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以送官,取赏而去。这是伪书,已经史有明文。方纲未抓住这一点,而只谈朱彝尊的错误,并说司马膺之注应当删正。或者考证未详,辨析疏略。如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新唐志》作十七卷,《宋志》作十卷,而《宋志·五行类》又有李鼎祚《易髓》三卷目录一卷,《瓶子记》三卷,合起来共十七卷。方纲认为,《唐志》是总其生平所著卷目而言,《宋志》是分列书名而言,晁公武、马端临、李巽岩等人,或认为集注内亡失七卷,或认为后人已把它合并,都未深加考辨。按:此说不对。李氏《集解》自序说:“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那么《集解》之外还有索隐,这就是共成十七卷的原因,哪能以《瓶子记》等书滥竽充数呢?此类问题书中较多。有苏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诸经略说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汉时原刻,近世从洛阳出土,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存字最多的一块。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上石最初归文氏,后来归合肥李氏。下石归陕西于氏。此书是未归文氏、于氏之前的拓本。字刻在

  • 林初文诗选

    一卷。明林章(1551-1599)撰。林章,本名春元,字初文,福建福清人。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坐事除名。后上书言兵事,瘐死于狱。著有诗文集《林孝廉集》。是书前有曹学佺序曰,初文才士,为嫉者所中

  • 三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昶修,王大信等纂。陈昶,浙江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三河知县。王大信,江南人。三河县志创修于明代,后散佚,乾隆二十一年陈昶继任知县后,着手史料的搜集考订,二十四年(

  • 和鸣集

    一卷。《湘灵集》一卷。清冯娴撰。冯娴,生平不详,字又令,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同安县令冯仲虞之女,诸生钱廷枚之妻。清代画家、诗人。自幼聪敏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下笔如夙构,”尤工绘画。《和鸣集》前有沈

  • 钗钏记传奇

    二卷。明月榭主人撰。月榭主人之姓、字、里居、官职、生平均不详。此剧无名氏《传奇汇考》谓系明时旧本,不知谁作。吕天成《曲品》卷下著录此剧,题月榭主人撰,其后诸家书录多从之。按吕天成生于隆庆万历间,《曲品

  • 金正希年谱

    ①一卷。清程锡类编。锡类字不匮,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系谱主门人。谱主金声(1598-1645),字正希,号赤壁,安徽休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授庶吉士,后告病归。南明弘光时任命为左佥都御史,

  •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约550-630)等撰。巢元方,隋大业中太医院博士,余事不详。隋大业六年(610),巢元方奉诏主持修成《诸病源候论》。此书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四库全书》题《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简

  • 五灯会元

    二十卷。宋代释普济(生卒年不详)撰。释普济是其法名,俗姓杨,姚安(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人。《五灯会元》为佛教禅宗史书。所谓“五灯”系指:1.法眼宗道原撰《景德传灯录》,2.临济宗李遵勖撰的《

  • 毛诗后笺

    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承珙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分巡福建延建邵道。此书大都申毛传之义,其未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