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成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书首有陆树声于万历十八年(1590)所作的叙,当时陆树声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又因此书为其杂抒所见,所以取名为《耄余杂识》。陆树声在叙中说:“余性资寡僻,例简应缘,居尝燕闲,颇亲纪籍。今迫衰暮,两目昏眊,艰于披阅,第平生所接交知谈议,及紬绎旧闻,一知半解,注之臆想,提撕仅存。每旦栉沐之余,南荣就明,笔砚粗设,间录一二,以备遗忘。”书中杂抒所见,颇有足以警世厉俗之语。如论尧、舜、禹禅让条云:“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不受;舜让天下于石户之农而逃之海。非以让天下为己高也,诚见夫君天下者之责之重也。夫茅茨土阶,卑宫菲食,其自奉若此。而一民饥犹己饥之,一民寒犹己寒之,其责任若此。是以一人劳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以一身萃天下之责,而不以位为乐也。故曰有天下而不与。”此足为为君者鉴也。又如其论赏罚条云:“余谓赏罚者一世之公,是非者万世之公。夫赏当其功,赏一人而天下知所劝,是与众共之也。罚当其罪,罚一人而天下知所惩,是与众弃之也。故曰:‘一世之公,理之所是,一时以为非也,而后世定以为是,公是之不可夺也。理之所非,一时以为是也,而后世定以为非,公非之不可逃也。故曰万世之公”。强调了是非赏罚的重要性。但书中亦时常夹杂着佛老之学,不纯粹是其所见也。此书收入《陆学士杂著》中,另有《宝颜堂秘笈》本、《闲情小品》本、《丛书集成初编》影印单行本等。

猜你喜欢

  • 辨学启蒙

    一卷,英国哲分斯(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生卒年不详)译。哲分斯著有《富国养民集》,艾约瑟有《华语考源》,已著录。《辨学启蒙》,是近代西学中的伦理学著作。惜清光绪十二年(1880),艾约瑟始将哲分

  • 太清神鉴

    六卷。旧题后周王朴(生卒年不详)撰。王朴,曾事周世宗为枢密使,博学多智,善于用兵作战,通晓阴阳律法。此书专论相法,疑为宋人托名之作。书前有原序一篇,自述作此书宗旨。相法一脉,自古有之,各家之说,或同或

  • 韬略世法

    十二种,十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武备日弛,边疆战事日益紧急,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韬略世法》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目

  • 听园读左随笔

    二十卷。清李艺元撰。艺元,长沙(今湖南长沙)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不录经传全文,有所论说,就分条罗列。对《左传》中的经义、文字训诂、人名地名有所考订。该书卷首至卷八为《测义》

  • 南汇县新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胡志熊修,吴省钦等纂。胡志熊,湖北孝感人,清乾隆间知事南汇县。南汇自雍正十三年(1735),邑令钦琏始修南汇志,乾隆五十八年(1793),胡志熊继钦志之旧而续之,成新志。卷首为序文、

  • 宋名家词

    无卷数。明毛晋(1599-1659)编。毛晋原名毛凤苞,字子久,号潜在,别署隐湖书隐;后更名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人,家富藏书,传刻古籍,精于校勘。著有《毛诗陆疏广要》、《六人十种诗》、《六十

  • 剪彩集

    二卷。明张之象(1507-1587)撰。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上海松江)人。其自幼聪颖,博览群经,才能为时贤所推重。曾任浙江布政司经历。但终因性情不合于流俗,投劾而归。之象一生著述

  • 诗薮

    十八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生平详见《笔丛》辞目。本书凡内编六卷,分古、今体各三卷;外编六卷,以时代编次;杂编六卷,分遗逸、闰余各三卷,皆其评诗之语。胡氏作此书时,王世贞尚在人世,大抵奉

  • 经世格要

    二十八卷。明邹泉(生卒年不详)撰。邹泉有《尚论编》。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的体例以其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下又各立若干子目。附以诸儒之论。其书很有条理。所收辑的内容大多出自《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

  • 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是书系依六书分析《说文》部首之作。卷首列许氏《说文自序》并节录许氏《后叙》,次为绪言、目次,正文是《说文》部首分析,依六书分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