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真诠
见《西游记》。
见《西游记》。
四卷。清末管礼耕撰。礼耕字申季,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此编可能是管礼耕在书院的应试之作。其中有“《易》《书》帝乙考”,谓《周易·泰》中有“帝乙归妹”、《尚书·酒诰》及《多士》
① 一卷。明孙珏录,共有四条。第一条“白帝之治六十四世,其亡也,枉矢射参”,见于《太平御览》;第四条“房四表之道”,见于《史记索隐》,均较为可信。只是第二条“黑帝亡,二日并出”,《太平御览》所引作《尚
八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由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四十五篇,得于孔子故宅壁中。西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
一卷。汉本清朱用纯撰,其生卒年不详;满本德保莅。朱用纯字致一,江南昆山人。父集璜,明季以诸生殉节。用纯菇哀饮痛,自比庐墓攀柏之义,故别号柏庐。德保字定圃,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罗氏,赐汉姓石氏。乾
三卷。附《越谚剩语》二卷,清范寅撰。寅字啸风,别号扁舟子,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卷首为光绪四年(1878年)范氏自序,次为凡例总目。卷分上中下。上卷为语言,内分述古、警世、引用、格致、借喻、古验、谣
①四卷,图一卷。明郑敷教撰。敷教字汝敬,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此编用注疏本,以程传、朱义为主,加以推广,阐发其说,故取名为“广义”。凡是诸儒之说与传、义相符的则采用,稍有不相符合的则去
不分卷。清杨国祯撰。国祯崇阳(今属湖北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十一经音训》,此书即其中之一。据编首题“道光岁次上章摄提格壮月开镌”,可知国祯大约是嘉庆、道光时人。《春秋左传音训》不分卷,共八册。编
一卷。左氏论一卷。明冯时可(见《左氏释》)撰。《明史·艺文志》各作二卷。二书以自己的观点,品评《左传》纪事的是非曲直,但往往失于迂曲。黄虞稷评论道:“《讨》不如《论》,《论》不如《释》。”二书原与时可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
二卷。《附录》一卷。元扬鲁(1186-1255)撰。鲁字焕然,号紫阳先生。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金末应试不中。入元为耶律楚材荐,任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集中称所著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