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古堂全集

道古堂全集

文集四十八卷。诗集二十六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浦,晚年自号秦亭老民。仁和(今杭州)人。清学者,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学。曾受命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著有《诸史然疑》、《江志补注》、《续方言》等。是全集分文集、诗集、集外文、集外诗。另有轶事。文集内容:卷一至卷二,御试赋等六篇;卷三,颂三篇;卷四至卷十七,序一百六十六篇;卷十八至卷十九,记二十三篇;卷二十至二十一,书十七篇;卷二十二,论十一篇;卷二十三,议、解八篇;卷二十四,说、表、解等九篇;卷二十五,考、铭、箴等二十篇;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七,跋三十六篇;卷二十八,文后、题解等十七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六,傅三十一篇;卷三十七,事、议、祭等八篇;卷三十八,行状六篇;卷三十九,碑铭五篇;卷四十至卷四十四,墓志铭三十三篇;卷四十五,墓表九篇;卷四十六,墓志铭、墓表九篇;卷四十七,墓碣、厝志九篇;卷四十八,圹铭、墓砖、塔铭九篇。诗集为古今体诗集,其内容:卷一至卷二,《橙花馆集》;卷三,《过春集》;卷四,《补史亭剩稿》;卷五,《闽行杂录》;卷六,《赴召集》;卷七至卷十,《翰苑集》;卷十一至十二,《归耕集》;卷十三,《寄巢集》;卷十四,《修川集》,卷十五,《桔堂集》;卷十六至卷二十,《岭南集》;卷二十一,《间居集》;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韩江集》;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六,《送老集》。集外文,内容:赋、考、记、序等十八篇;集外诗内容:《梅花百咏》、《兰溪城下宿汪启叔寓馆》等一百二十六首。轶事内容:《高大父鱼亭公》、《王述庵先生》等二十二则。是书传世者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十一年(1776)两次刻诗集二十六卷本,光绪十四年(1888)汪氏振绮堂重刻本(为足本),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文集四十六卷、诗集二十六卷本。

猜你喜欢

  • 鳌峰讲义

    四卷。清潘思榘撰。潘思榘详《周易浅释》条。此书是作者任福建巡抚、执掌鳌峰书院时为诸生讲授《大学》、《中庸》的讲义,其学生将其汇编成书而付梓。

  • 澹仙诗钞

    四卷。《词钞》四卷。《赋钞》一卷。《文钞》一卷。清熊琏撰。熊琏,生卒年不详,字商珍,号澹仙,又号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清代文学家,工词赋。自幼许配陈生。后来陈生得病致残。熊琏又不肯毁婚。陈生早逝,熊琏

  • 张文定观光集

    十卷。《养心亭集》八卷。《靡悔轩集》十二卷。《环碧堂集》十六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张邦奇,字常甫,号甬明,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见《张文定公文选》(辞目)。《观光集》凡

  • 春秋简融

    四卷。清胡序(1716-?)撰。胡序字席珊,诸暨(今浙江诸暨)人。该书前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作者自序,称该书创始于己酉(1789)九月,到庚戌(1790)八月全书告成,乾隆五十六年(1791)春

  • 棣香斋丛书

    五十六种,五十九卷。清邵廷烈编。邵廷烈字子显,又字伯扬,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丛书又名《娄东杂著》。所收为其乡贤已佚著作,或虽有刊本但流传不广著作及其自著数种。内容博杂,理学、考证经史,以及诗文论著

  • 风雨楼丛书

    残存二十二种,一百三十五卷。清邓实(详见《古学汇刊》)编。清建国之初,为巩固其统治,大兴文字狱,以致明末清初的许多学者著作遭禁毁,直至民国初年,这些著作才开始流传于世。《风雨楼丛书》所收多为晚明野史遭

  • 宋史新编

    二百卷。明柯维骐撰。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今属福建)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任事而归。在家隐居三十年,乃写成此书。计本纪十四卷、志四十卷、表四卷,列传一百四十二卷。纠谬补遗,亦颇有所考订。但

  • 明三十家诗选

    十六卷。清汪端(1793-1838)编。汪端,字允庄、号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为陈裴之妻。能诗,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集》、《元明佚史》。此集为明诗选集,前有道光二年(1822)曹贞秀、梁德绳序,

  • 蠛蠓集

    五卷。明卢楠(约1535年前后在世)撰。卢楠,字少楩,一字次楩,又字子木,浚县(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赀为国学生,博闻强识,恃才傲物,忤县令,被诬论死,幸谢榛为之鸣冤,始得平反。著有《蠛蠓集》

  • 张氏诗说

    一卷。清张汝霖(详见《学诗毛郑异同签》)撰。汝霖著有《毛郑异同签》二十二卷,附《诗说》一卷,曾以活字印行,而流布甚希,不见著录。陶福履见其残本,《诗说》一卷尚完整无缺,因即为之作序刊行。书中收《周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