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德真经集注

道德真经集注

①十卷。宋张氏撰。张氏,其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约成于绍圣年间(1094-1097),是集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四家《老子》注本而成。没有增损,也无己意参入。卷首有唐玄宗、左仙公葛玄、王雱等注本序言;后有《音释》,非常简略,并有梁迥后序,阐述张氏撰此书之旨。《道德真经集注》按《道经》、《德经》八十一章逐句释义。先列经文,次为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各家注疏,并于《道经》、《德经》之下,以王雱之意总论其要旨。虽然此书没有撰者新意,但其所集四家注本,今已亡佚者赖此书得以保存,今有讹误者又可以此书引校。后世学者对此书较为看重,更对其版本进行过认真考证。有学者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录文如海集注《老子》二卷,因其内含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等注而认为其与《道德真经集注》相同。但因卷帙不同,不能肯定文如海与张氏所作是同一本书。近人王重民《老子考》认为张公是倡议作集注者,文如海受张公之命而为此集注也有可能。然到底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现存明《道藏》本。②十八卷。宋彭耜(生卒年不详)撰。彭耜,字季益,号鹤林,是白玉蟾弟子,南宋未长乐(今属福建长乐)人。撰有《道德真经集注》、《道德真经集注释文》、《道德真经集注杂说》。《道德真经集注》约成于绍定己丑年(1229)。卷前有彭耜所作的《道德真经集注序》,略述作此书之旨;又有《道德真经说序》,分录史记《老子传》及宋主崇尚老子之事;又有《宋解经姓氏》,内含《政和御注》等十九家之作(十九家注本今已有亡佚)。该书合宋代诸家注释《老子》之书集纂而成,注文尊《御注》于其首,列诸子于其下。书中所引各家注疏,皆非全篇,多为择录。该书自序称此书共一十二卷,与今流行本卷帙不同。后世学者认为此书将宋代《老子》诸家注疏合而为一,同异互见其中,对于研究《老子》实有可借鉴之处;所附《解经姓氏》虽略注各人名字及著述,但也足以使人了解到宋人研究《老子》之概况。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猜你喜欢

  • 随盦所著书

    四种,五卷。清末民国初徐乃昌撰。四种为《续方言又补》二卷、《续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皖词纪胜》一卷、《南陵县建置沿革表》一卷。徐乃昌认为杭世骏《续方言》等,多重隋以前书,唐宋诸书,大半遗而未收,因就

  • 萝庵游赏小志

    一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1829-1894),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浙江会稽(今绍兴、上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户部江南司浚郎、山西道监察御史等。一生著述甚丰,著有《绍兴府志校记》、

  • 东阿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沛先原修,郑廷瑾增修,苏日增增纂。刘沛先,嘉陵人,康熙四年任东阿县知县。郑廷瑾,福建清溪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东阿县知县。苏日增,邑人,贡生出身,考东阿县志,创修于明弘

  • 竟山乐录

    四卷。清毛奇龄(见《乐本解说》)撰。是书依据明代朱权《唐乐笛色谱》,以四、乙、上、尺、工、凡、六七个字循环而成七调。如果四为领调,那么乙就是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高四为宫清,

  • 日知录

    三十二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是书乃顾氏毕生精力所萃。他在《自序》中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从体例上

  • 圣门人物志

    十二卷。明郭子章撰。子章事迹见《蠙衣生易解》条。该书乃子章为官晋阳时所辑,主要记载曾游览圣门或因私淑而得以配祀庙庑者,子章各为之作小传,并附以论赞。首列孔子世家,再先贤,先儒,终明代,其中不时杂有周汝

  • 全体图说

    二卷。英国稻惟德(生卒年不详)译。书刻于光绪十年(1885)。共有图八幅,图附以说,八幅图为全体骨骼图、全体骨节并筋部图、全体诸肌图、全部脉管图、全体回管图、养生路并吸管图、全体脑筋图、觉悟诸其图。其

  • 紫藤花馆诗草

    四卷。廖基植(生卒年未详)撰。廖基植字壁耘,湖南宁乡人。清末诸生。廖基植为廖树蘅之子。树蘅颇以诗名,基植濡染家学,故亦喜吟咏。惟才力颇弱,又不事苦吟,故篇什殊无精彩。据其弟基棫叙称,基植尤好昌谷、义山

  • 纲目志疑

    二卷。清华湛恩撰。湛恩字孟起,一字子屏,金匮(今属江苏)人。官教职。朱子著《纲目》,自序谓书岁以首年,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惟凡例一卷出于手定,当时李心传已议其草本于唐肃宗朝,直脱二年之

  • 工程致富论

    十三卷。英国玛体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同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华亭钟天纬同译。撰者始末未详。《工程致富论》是一部专论城市公共工程建筑法令和技术方法的专著,共十三卷。卷一至卷三论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