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嘉鱼县志

重修嘉鱼县志

①八卷,续增一卷。清张其维撰。张其维,字德隅,山西蒲县人,举人,官嘉鱼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以前诸志,皆较略于李志。张其维莅任六年,奉修邑志之令,搜罗旧志,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志,重加编辑,于乾隆二年(1737)刻印,卷数比前志增加十分之六。封疆一门,载道里远近,详今昔名称。沿革形胜、山川古迹,切实而著明。赋役,条例前志繁多,制度不一,故用新制,细加说明。户口增减、积贮多寡,详明而显见。风土,以风俗醇醨,物产丰歉,察其源流详载。秩官、选举,以贤宦继起,名儒代兴,证其事实罗列。人物志中,将贤远、孝义、逸士、列女分类别入,采访无遗。艺文志中,将名宿诗文,择其关国计民生或题及山川名胜,如陶冶性情、吟风弄月之篇,虽有佳作概不采录。于释志者流,附见于外志,以备观览。② 十二卷。清钟傅益修,俞焜撰纂。钟傅益,福建武平人,副贡,官嘉鱼知县。俞焜,顺天人,出身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县令汪云铭重修后,历四十余年,至咸丰间,迭遭兵燹,嘉鱼首当其冲,其间事迹纷更,邑志不修,无从采录。同治三年(1864)兵燹初平,各州县奉檄编订邑乘,汇集以修省志。钟傅益搜求旧本,延俞焜等人分任纂修采访,取汪志参酌损益,至同治五年(1866)刻印。总纲序目排纂,自封域至外志,仍前编之旧。图考于卷首之中,取置卷一。分目自星野迄土产,无改易。如官师、宦绩、科第、贡监,月异而岁不同,贤达、逸士、孝义、列女,乱中屡见迭出,几经搜罗,各以类从,此志较前志增十之四五,于穷乡僻壤之中,遗漏不传者寡。艺文、杂体两志,增录者疏记类多,诗赋类少,不求文字之工,而重叙事之实。此志一遵前志,因革损益之处,体例如出一辙。

猜你喜欢

  • 牧津

    四十四卷。明祁承撰。祁承,字尔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为官多年,深知吏治与民生之关系,遂广辑历代循吏事迹,分类编次,成为本书。首列“辑概”一卷,概述

  • 略注丧服经传

    一卷。宋雷次宗(386-448)撰,清马国翰辑。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精通《三礼》、《毛诗》。居庐山二十年。曾从释慧远学《丧服经》。元嘉十五年(438),文帝召至建康,开馆于鸡笼山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经锄堂经说

    一卷。没有撰者姓名。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疑为张维屏所撰。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篇中有“余尝自龙坪至黄梅”语,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书中只有文章五篇,都是解说《禹贡》的。其说彭蠡,据《史记·封禅书》

  • 武进阳湖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其淦、吴康寿修,汤成烈等纂。王其淦,字筱霞,江西庐陵人,清廪贡生。同治三年(1864)六月任金坛知县,五年二月任武进知县,光绪二年回任金坛,四年调任阳湖知县,六年复任武进知县,于十

  • 法教佩珠

    二卷。明林有麟(详见《青莲舫琴雅》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杂采儒先格言及二氏因果报应之语,汇为二卷。书首有许乐善序,称此书“撷菁华于三教,漱芳润于百家。”由此知其内容杂以释、道诸

  • 尚书读记

    一卷。清阎循观(1724-1768)撰。循观字怀庭,号伊蒿。昌乐(今属山东省)人。清代学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考功司额外主事。初好佛,后读宋儒之书,乃一尊程朱之学。曾与潍县韩梦周讲学

  • 楚辞音

    一卷。隋释道骞(生卒年不详)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

  • 乡党义考

    七卷。清胡薰撰。薰字兰亭,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是书首有陈诗的序文,薰的自序并例言。仿江永的《乡党图考》并加详。于各节本文下,先本义,次集证。本义以集注为主,集证以群经为主。经未完备,补以注疏。

  • 御制回文诗

    一卷。著者佚名。是书只题“御制”字样,而《明史·艺文志》中又未著录过,不知是明代哪朝皇帝所作。集中诗分春、夏、秋、冬四景并作为诗题,有龙文、连环、八卦等诗体,共收诗二十八首,从内容上看都是一般的游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