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钟祥县志

钟祥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程起鹏修,贺运清等纂。程起鹏,字新宾,陕西富平人,贡生,官钟祥知县。贺运清,字疏林,号碧螺,本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福建兴泉道。按钟祥县为府附郭,故往昔县事,多附府志,如宋《富水志》、明《安陆志》、《兴都志》及《承天志》,其修甚备,而县志则无闻。迄至清初,程起鹏知县事,鉴于县志未修,而昔之府志,因体例不同详略互异,以府志言县事,隔膜实多,乃延贺运清等旁搜博采,成县志。《钟祥县志》康熙五年(1606)刻本。县志草创,搜集不易,昔各郡志既代有增修,其中关县事之处,遂为此志取材之地。郡志之修,明代止于万历,清续修,又与县志同举。故此志万历以后诸事,皆赖采访而得,视郡志稍为加益,或述新规,或原旧制,补遗增缺,宁核无浮,宁严无滥,细大不捐,利害备举,其略可概见。② 十卷,清高世荣修,李莲等纂。高世荣,字德昌,河南开封人,监生,官钟祥知县。李莲,字石湖,平县人。康熙间举人,官南昌知县。县志,康熙初知县程起鹏创修以来,逾八十年,时事迁移,未有倡其事。适逢荆南道鲁之裕谋修道志,下檄郡县,各进其志以备采择,高世荣适摄政事,聘李莲纂述。李莲官南昌知县,卓有廉政,为县中名儒。其主持局事,因志久不修,文献不足,其中缺陷不少,相沿之舛讹,未能一一订证。此志距程志,为时不短,其间故老遗迹,至讹误之处,不自掩饰,仓促从事,仅三月于乾隆六年(1741)成志。《钟祥县志》乾隆六年刻本。共十卷,分八十三类,起星野,讫杂志。此志据事叙述,不支不漏,或先议而后叙,每书一事,原委了然,参合对勘,采摭旧史,必注明所自,搜罗放失,必考证不诬。《同治县志》文学传,称是志表章幽隐,颂为明备。③ 二十卷,清张琴修,杜光德纂。张琴,直隶庐龙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官钟祥知县。杜光德,字虹山,本县人,诸生。县志康熙五年(1666)创于程起鹏,高世荣续修,二志皆详载掌故,并称明备。此后至乾隆末,将六十年,其间职官人物,又叠有所增,风俗政治因时迁变,但程、高二志以不足尽县事。张琴莅任,聘杜光德为主纂,杜光德为县中硕儒,又得县人黄适、黄如楹、张梦熊、樊若谷协助,成志。《钟祥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星野、疆域、沿革、山川,卷二城池,卷三田赋,卷四堤防、学校、祀典,卷五礼仪、风俗、物产,卷六古迹,卷七职官,卷八封爵、兵防、名官,卷九制科,卷十恩封,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卷十三至卷十四列女,卷十五流寓、仙释、祥异,卷十六至卷十九艺文,卷二十杂记,补编并载诗文,篇幅大增。此志中桥梁堤防,同为县中建置,前者附城池,后者又别立专目,封爵、恩封性质相同,又分属两卷,似皆未审。其他物产列于礼仪之后,古迹移于职官之前,此志编次凌乱失序,舛漏多端。④ 二十卷,清许光曙、孙福海纂修。许光曙,字晓乐,湖南沅陵人,拔贡,官钟祥知县。孙福海,字补堂,山东荣成人,继任知县。钟县旧志,自乾隆末年县人杜光德修后,已逾六十余年未修了。许光曙于同治初莅任,倡议兴修,开局不久离去,孙福海继至,续成其业,历时二年,成志。《钟祥县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此志以纲统目,此志许、孙二令主修,主纂述者实张裕钊。县志已三修,皆出县人之手,县人修志所载录人物,不关师友即为亲旧,褒贬之间多有顾虑。此志之修欲改其做法,乃聘他郡学人主其事,张裕钊至,志遂得速成。当孙福海主修志事,以钟祥人文制度,颇多可纪,旧有李穆堂《临川志》、钱竹汀《鄞志》,力求详赡,与明代《武功》、《朝邑》诸志尚简要者,大异其趣,足备载一县掌故。

猜你喜欢

  • 浦阳人物记

    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 甕天经义录

    一卷。清赵树吉撰。赵树吉,字沅青,四川宜宾人,光绪乙酉年(1885)拔贡。生卒年不详。是书录经义三十作条,说《诗》者占二十六条说郑风于集传所称淫诗者,一一给予辨解。此人行文所释诸解,皆以证虚为实这第一

  • 絸斋诗谈

    八卷。清张谦宜(1639?-1720)撰。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胶州(今属山东)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少落拓,工诗歌,著有《絸斋诗选》、《絸斋诗谈》、《絸斋论文》等。《絸斋诗谈》前三卷为

  • 释迦谱

    十卷。梁代释僧祐撰。僧祐生平事迹详见《弘明集》条。《释迦谱》一书,僧祐于齐代编撰而成,为现存中国所撰佛传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所记释迦如来胤裔托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撰写此书的用意在于“显明觉应”。集经、

  • 一飘斋诗存

    六卷。《旧雨集》二卷。清薛雪(1681-1770)撰。薛雪,字生白,号一飘,别号扫叶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昭文蒋宝麟《墨林今话》称薛雪托医以养亲,母亲年迈,早晚侍奉,官府以官职召之不应。薛雪善诗

  • 易经详说

    无卷数。清冉觐祖撰。冉觐祖字永光,中牟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改庶吉士。该书兼用程《传》、朱熹《本义》,认为朱子分象占,程《传》说理,二书不可偏废,所以兼取二家之说,写时低一格以别于经文。又采

  • 元典章

    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代政书。不署撰人姓名。在元成宗时期,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会条文,并置簿编写检举,作为官吏遵循的依据。至英宗时,又加以续辑。《元典章》就是这样一种地方胥吏记抄法会全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十八卷。宋陈言(1131-1189)撰。陈言,字无择,南宋初青田(今属浙江省)人,精于方脉之学。此书成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后改此名,简称《三因方》。所谓三因,即内因,

  • 臆园手札

    一卷。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中皆鲍康(别号臆园)手札。各札寄于何人,皆未署款。但据信札中有“好古者有三蔽”之语考之,因潘伯寅《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中,有“好古三蔽”语,可推知为致潘氏之信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二十四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以贯通西域各少数民族语文为主旨的分类词汇集。所谓西域包括新疆(分天山南北两路)、青海和西藏。分为地、山、水、人四门,首列满文,次列汉字,详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