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阳曲县志

阳曲县志

①十四卷。清戴梦熊修,李方蓁纂。戴梦熊,字汝兆,浙江浦江县人。出身监生,康熙十五年(1676)任阳曲县知县。李方蓁,曲沃人,举人,任阳曲教谕,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严于自修,勤于课士。奉督学檄纂修通志。越九年而始峻,升府学教授阳曲,旧志亦所编辑。《阳曲县志》自明万历创志后,县志失修已八十余年。知县戴梦熊续旧志,增补八十余年事迹、人物,裒成新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贡赋志、卷五祀典志、卷六学校志、卷七政令志、卷八武备志、卷官秩志、卷十名宦志、卷十一选举志、卷十二人物志、卷十三杂述志、卷十四艺文志。该志编排较为合理,文字优雅,各志下列小目,颇为详备。如学校志下,列有书籍目,后附列藏刻,凡阳曲历代所刻书籍,无论是本邑人所著,还是他地所著,均列述不遗。②十六卷。清李培谦纂。李培谦,字榆村,江西临川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九年(1829)任阳曲县知县。后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自康熙知县戴梦熊续修本后,县志失修已百余年。此本初为李培谦所纂,未脱稿而培谦擢任忻州。中经十年,继任者均未过问。道光十九年(1839),崔光笏任阳曲令,始就旧稿分类编次,越半载而书成。未刊又卸篆南下。道光二十三年(1843),华典来任,始付刊,遂成葛英繁刻本:卷一至卷三舆地图、建置图,卷四至卷五职官表、选举表,卷六至卷十一吏书、户书、体书、兵书、刑书、工书,卷十二名宦政略,卷十三至卷十四人物列传(以上十三篇为正志),卷十五考征,卷十六志。该志体例仿章学诚的《永清县志》,全书内容,旁征博引,尤以图考绘述极为详细。如山川、舆地、关都等,前列舆图,后加考论。图文并茂,更觉清明。

猜你喜欢

  • 景詹訚遗文

    不分卷。清姚谌(1835-1864)撰。姚谌字子展,一字则明,又名宗诚。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十四试诗古文词即有法度。十八补诸生。始后弃举业治经史,旁及九流百家之学。二十五举于乡。尝谓闻学必本诸经,通

  • 石遗室文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

  • 万历武功录

    十四卷。明瞿九思(生卒年月不详)撰。瞿九思,字睿夫,号慕川。湖广黄梅(今属湖北)人。师从耿定向。万历举人,遭县令诬陷,流徙居庸关。张居正救援得释,寄居京师西郊,授徒讲学。万历三十七年(1609)授翰林

  • 春秋诸国统纪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

  • 警世通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该书是冯梦龙编撰“三言”的第二集,收宋、元、明时期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与《古今小说》一样,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

  • 函山集

    十卷。明刘天民(1486-1541)撰。刘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户部主事,谏武宗南征,受廷杖。改礼部,谏大礼,复受廷杖。迁吏部郎中,出知寿州。历官按察司

  • 春秋集传

    十六卷。清汪绂(详见《周易诠义》)撰。汪绂是清代著名学者,学术宗宋代五子,著作很多。《春秋集传》折衷四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以己意加以评断去取。在自叙中说,他对四传

  • 周易小疏

    十四卷。清虞楷撰。虞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不详。书无序跋,也不知道作于何时。中述《周易折中》,称圣祖仁皇帝庙号,所以应为雍正、乾隆时人。其次序采用古本,大旨也主图书,而认为先天寓理于数,后天因数以阐理

  • 岑襄勤奏稿

    三十卷。清岑毓英(1829~1889)撰。岑毓英,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官至云贵总督。是书第一卷起同治元年五月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迄七年十二月迤东厘金归并省局片,至第三十卷起是月旧疾稍痊销假视

  • 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

    三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他在写了《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后,想改注《春秋公羊传》。他认为,清代学者刘逢禄《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所言多为小节,而且间或引据其他二传以乱何休之义。因此他综括何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