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阴符经三皇玉诀

阴符经三皇玉诀

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三皇玉诀》文中解“阴符”二字,不外唐李筌之言。其释“上有神仙抱一之道”,是“太一舍真之炁”、“虚无炼神之道”。称“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为养炁、保神、炼真精成金丹之道。谓“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乃“真炁战胜阴气”,使精炁化为纯阳而不泄于外。总其要旨,在于阐释炼养精炁、修成金丹以求长生之道。后世有学者批评其书“辞旨鄙浅”,其《序》“文尤谬陋”,又据金代明昌年间(1191)范怿曾引此书(见刘处玄《黄帝阴符经注序》),疑其为北宋人伪作。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十家易象集说

    九十卷。清吴鼎撰。此编采用宋朝俞琰,元朝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朝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高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其论辨去取,别为附录十卷。可能是认为汉、唐旧说略备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儒新义

  • 泗州志

    十一卷。清叶兰纂修。即乾隆《重修泗州志》

  • 李氏乐书

    十九卷。明李文察撰。李文察籍贯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在官辽州同知时,上疏奏进此书,被诏授为太常寺典簿。其书有《古乐筌蹄》九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四圣图解》二卷。李文察平生所学俱见于

  • 尚书古文疏证

    见《古文尚书疏证》。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 安溪先生解义三种

    见《安溪李文贞公解义三种》。

  • 马师津梁

    八卷。清马元仪《生卒年不详》撰。马元仪,苏州(今属江苏省)人。此书前有雍正年间汪濂夫序,序中汪氏称马氏曾受学于云间李中梓、西昌喻嘉言。因二人皆为清初之人,可推断马氏为康熙初年人。此书为马氏门人姜思吾传

  • 勾股引蒙

    五卷。清陈訏(1650-约1722)撰。陈訏字言扬,浙江海宁人,曾官淳安县教谕。1683年著《勾股述》二卷附《开方发明》一卷。1722年著《勾股引蒙》,原本不分卷数,《四库全书》收入时按其内容归为五卷

  • 桂东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刘华邦修,郭歧勋等纂。刘华邦,江西泰和人,进士,曾任桂东县知县。郭歧勋,邑人。桂东县志,创修于明洪武年间。永乐、万历复两修之。然皆残佚无考。迄于清,康熙十一年,田国辅首修,乾隆二十三年

  • 班马异同评

    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辰翁,字会孟,庐陵(今属江西)人,以廷试时策,忤贾似道,置丙第,遂以亲老请掌濂溪书院,后召入史馆,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后隐居以终。其文集大多亡佚。仅存《四景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