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卷。清杨丕复撰。杨丕复,字愚斋,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曾官石门训导,所著别有《仪理经义通解》、《春秋经传合编》诸书。服膺宋儒,耽精著录。著者博览古籍,摘录舆地沿革资料,按历史时代编写,约清道光年间
二卷。清王兰生(1679-1737)撰。兰生字振声,号信芳,又号坦斋,直隶交河(今属河北省)人,乐律学家、音韵学家。李光地督顺天府学政,补为县学生,及李为巡抚,又录入保定书院,教他治经,并通乐律、历算
无卷数。清茹敦和撰。此书是作者平日读易所得札记,故书凡数万言,既无卷数,亦无先后次序、册数。名曰日札即为随便自记之手札。此书内容比较庞杂,然亦有诸多可取之处,如谓离有征伐象,明夷之九三曰南狩,得其大首
十六卷。清姚配中(1791-1844)撰。姚配中字仲虞,旌德人。道光时诸生。工书嗜琴,有《琴学》、《书学拾遗》。治经深于易,著作除此书外,尚有《周易通论月令》二卷。论者以为自张惠言以后,治虞氏易学成为
见《三国演义》。
十六卷。明黄道周(约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唐王聿键礼部尚书,督师出婺源,兵败后被执,不屈而死。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
三卷。明邹赛贞(约1497前后在世)撰。邹赛贞,字不详,自号土斋,当涂(今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嫁于濮未轩为妻。少聪慧,博雅能诗,当时称为“女士”。监察御史邹谦之女,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著有《土斋集
四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生平见《晚香堂苏帖》。姚学经平生刻帖众多,为后世学者留下许多宝贵书学资料,但姚氏劣于精鉴,故刻帖中伪赝书迹甚多。此《明人汇石》则稍佳,伪帖较少,却于各书家之前,冠以大隶字之名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起信论》是天竺僧人马鸣依《楞伽经》所撰,其内容详见《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辞条。该疏以八识常住为体,修行趣人为宗。以第八识释心,以第七